英國,倫敦。
羅伯特·皮爾對於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抱有很高的期待,畢竟之前法國人在北美洲讓奧地利吃了一個悶虧。
此時雙方一定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最好是能打個一年半載不分伯仲,這樣才對英國最有利。
隻不過一切發生得太突然,結束得又太快,以至於剛發出去的外交命令又不得不緊急追回。
開戰,停戰,開戰,議和,撤軍,這一係列密集的操作讓英國人有些跟不上節奏。
雖然占儘了優勢,但是聯軍一方並沒有乘勝追擊,並且開出的條件寬鬆到匪夷所思,如果不是法國人自己作死,恐怕這場戰爭對兩國幾乎造不成任何傷害。
羅伯特·皮爾本以為法國人的做法會激怒聯軍,他甚至都準備在國會發表演說,呼籲支持法國保持歐陸均勢。
但法、德雙方火速達成協議,讓羅伯特·皮爾一時間有些措手不及。
最後雙方商定的3000萬法郎賠償金,更是讓英國人大跌眼鏡,畢竟這個數字對於此時的法國來說隻能算是九牛一毛。
彆說傷筋動骨,恐怕連擦傷都算不上。
關於賠償金的處理,弗蘭茨給梅特涅的建議是將其散給遭難的阿爾薩斯-洛林當地人,三分之一用來撫恤,剩下三分之二用來當作建設資金。
雖然現在德意誌地區民族主義盛行,但是弗蘭茨不相信這些人的覺悟一下子就能變高。
不過有物資獎勵,那就不一樣了,士兵們乾起活兒來自然有勁。至於那些小邦國同樣需要安撫,畢竟人家出錢出力。
弗蘭茨會拿出一千五百萬弗羅林(約合3000萬法郎),讓那些國家自行分配。
梅特涅對此自然沒有任何異議,畢竟這樣做會增加奧地利帝國的聲望,至於弗蘭茨大公自己的錢想怎麼花,他更是不會乾預。
由於奧地利帝國沒有說明原則,所以這些邦國為了這筆錢明爭暗鬥,哪怕是普魯士和巴伐利亞這樣的大國都無法從其中幸免。
看這些人分餅其實很有意思,小國希望平分,大國希望按國土分,出兵最多的普魯士希望按出兵數量分。
雖然普魯士出兵五萬人,是除了奧地利(十五萬)以外最多的國家,但是他們在薩爾河邊一直按兵不動,並沒有直接參加後續的戰鬥。
巴登出兵三萬,傷亡也是聯軍中除了奧地利以外最多的,所以他們覺得應該按戰損和參戰率分配。
當然還有很多提議,比如按戰爭花費來分,巴伐利亞的路德維希一世就宣稱他為這場戰爭花費了一億弗羅林。
其實大家都清楚,這位國王陛下肯定是泡妞沒錢了,才會說出這樣離譜的話。
平時並不見得會有人去揭穿他,但是此事涉及到各國自身的利益,可沒有人會嘴下留情。
於是乎路德維希一世的緋聞被人變著花樣地傳出來,這讓巴伐利亞王室的形象大大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