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辦雜誌,弗蘭茨就決定先把《自然》、《科學》、《柳葉刀》、《時代》、《財富》、《花花公子》、...這些名字搶注一遍。
它覺得有優勢就要好好利用,反正這個時代的即時通訊也十分困難,索性就主打精品,彩印周刊、月刊、季刊、半年刊,搶占高端市場。
弗蘭茨很清楚真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並不是那些報紙,而是這些期刊、雜誌,它們在未來將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體現,這些東西會直接作用於其他國家的精英階層,其影響將會大到無法估量。
當然一口氣弄了這麼多的期刊,弗蘭茨還是有些吃不消,這倒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奧地利的這些科學家們並不是都擅長寫論文,其中就有不少實踐派。
不過發表文章這種事情強迫不來,弗蘭茨還是會尊重科學家自己的想法。至於發行語言隻有德語一種版本,這件事沒得商量。
這倒不是為了拉攏德意誌人,而是要確立奧地利的官方語言,否則一本書上八種語言,到時候估計除了語言學家誰都看不懂。
同時這也是為了吸引各國的頂尖人才學習德語,畢竟翻譯不見得有專業的知識,幾個微小的歧義就可能導致一場災難,所以那些人為了深造就不得不學習德語,這也是提高國際影響力的一種辦法。
當然這隻是為了收割做的鋪墊,一旦成就了權威,便會像高山、虛穀一般,無意天下卻雲霧繚繞,無意處之卻萬流彙聚,又如黑洞,無意聚斂卻吸納萬物,這便是所謂的學術霸權。
隻不過在國內,弗蘭茨還是要繼續反對學閥的出現,同時鼓勵學者們向權威和不可能挑戰。
《自然》和《科學》的第一版便刊登了阿伏伽德羅的研究成果,雖然這些理論在奧地利已經成了常識,但是在世界上仍然是一個不被接受的觀點。
其中反對最強烈的便是英國人,因為近代化學之父道爾頓(當時科學家的絕對權威)反對阿伏伽德羅,再加上1844年7月前者剛剛逝世,所以英國人更是覺得這是對死者的侮辱。
英國皇家科學會的科學家們甚至聯名表示永遠不會接受阿伏伽德羅的理論,不過弗蘭茨隻當這些人是放屁。
法國人的反應同樣激烈,他們也不認可阿伏伽德羅的理論,理由和英國人差不多,因為權威們不認同,而奧地利的期刊顯然不具備權威性。
德意誌地區的反應不一,但一部分人在前往維也納參加辯論之後也認同了這一觀點。
不過阿伏伽德羅的理論確實促進了分子物理和分子化學的進步,具體體現在材料、醫學、生物、能源、餐飲、軍事..幾乎所有行業都會受到影響,是真真正正的一大步。
隻不過在弗蘭茨催化下,讓其被認可的時間提前了二十年,如此一來可以省去很多彎路。
曆史上李比希的學說奠定了化肥工業的基礎,但是在化肥領域率先取得突破的卻是英國人。
1841年英國勞斯發明過磷酸鈣,從處理天然磷酸鈣而得。1842年英國創立世界第一家化肥工廠。1854年,英國首先生產出磷肥。
不過此時有了弗蘭茨的大力支持,奧地利的化肥產業倒是比曆史上強大得多,隻不過品質和生產效率與英國相比並沒有太明顯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