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亨利·哈丁爵士已經認識到僅憑自己手中的力量是無法解決印度問題的,他手上有關於阿富汗的情報。
這個阿克巴汗毫無疑問是一個難纏的對手,而他手下的軍隊和錫克人不同,他們並不是軍人,而是一群土匪,一旦讓其深入印度腹地,那麼造成的破壞是無法估量的。
亨利·哈丁爵士隻能留下一萬人和錫克帝國談判,自己率領主力去和阿克巴汗的主力決戰。
北方的戰事讓整個印度次大陸都重新變得躁動不安起來,此時弗蘭茨買下的特蘭奎巴就顯得格外劃算,畢竟防禦設施完備,甚至連管理者都是現成的。
丹麥語與德語差彆不大,而且丹麥人會德語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兒。
最重要的是這些丹麥人的要價都很低,弗蘭茨自然不會介意多花一點錢買下一個比較穩定的過渡期。
實際上弗蘭茨有些杞人憂天了,因為印度人對於誰統治他們根本就毫不關心。
其實經過幾十代,甚至上百代的人工篩選,在印度有反骨的人還真不算多。哪怕是要反抗也不會像是隔壁鄰居那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而是會打著效忠臥莫爾,或者其他什麼東西的旗號。
此外特蘭奎巴遠不像丹麥國王克裡斯蒂安八世所知的那樣是一塊入不敷出的土地,實際上這裡盛產香料和農作物,漁業資源也算豐富,不說能給本土帶來多大經濟效益,但是自給自足是完全沒問題的。
而對奧地利來說,最重要的是其戰略價值,畢竟在英國人的港口總是要看彆人的臉色行事。
為了保障航路的暢通,弗蘭茨每年都要給加爾各答和孟買送去上百萬弗羅林的賄金。
現在有了特蘭奎巴打點的費用會節省很多,而且也可以帶動這塊殖民地的發展,從而讓其真正變成一塊“風水寶地”。
在這次交易之後奧地利完全可以利用荷蘭人的尼科巴群島和自己的特蘭奎巴來解決航線問題。
不但能免去被英國人盤剝,還能防止被法國人背刺。而此時的法國殖民地塞倫坡則是處於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它既無法解決印度洋航線問題,又得罪了英國人。
法國人隻能向它的敵人奧地利或者英國求助,而兩者都有切斷法國人印度洋航線的理由,不過平時還是要和氣生財的。
路易·菲利普的算計很好,法國政府先和奧地利簽訂了三年的契約,為的是保障印度洋航線的暢通,同時也是為了將鍋丟給奧地利,讓其吸引英國人的仇恨。
隻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英國此時已經無暇東顧了,西北的戰事連綿不斷。
再加上後方的動蕩不安,羅伯特·皮爾甚至寫信給梅特涅親王表示大英帝國一直是奧地利帝國最好的朋友,希望兩者能相互提攜共創美好未來。
梅特涅雖然知道對方說的是假話,但還是十分感動表示願意和大英帝國和平相處,保持歐洲的和平。
然後英國和奧地利分彆又向阿爾巴尼亞南部和特蘭奎巴增派數千名士兵。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