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一位奧地利帝國的皇室成員在瑞士,一個曾經與拿破侖戰鬥過英雄在瑞士,一個不穩定因素正在這場風暴的中心。
這倒是可以解釋為什麼正統聯盟突然改變策略,不過這對於法國來說絕對算不上一個好消息。
“卡爾大公在瑞士。”
這條信息實際上可能透露出多重意思:
奧地利想要單方麵結束瑞士內戰?
奧地利想要更多利益?
奧地利和正統聯盟達成了某種協議?
奧地利已經在實際上控製了正統聯盟?
奧地利想要獨吞瑞士?
帕斯基耶爾男爵不敢繼續往下想,不過與奧地利撕破臉,或者直接發動戰爭搶地盤都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路易·菲利普的底線是讓出阿爾高和瓦萊兩州,不過現在看來似乎有點太異想天開了。
這時他又想起了梅特涅之前的話,對方似乎有點想要索賄的意思。
“親王閣下,我們法蘭西願意再將阿爾高州讓出,同時我們還願意解決您在奧克森豪森的債務問題,再資助您一百萬法郎重修莊園。”
老實說這筆賄金不算少,至少比給俄國首相伊拉裡昂的要高得多。
但問題是法國人出價太低,完全達不到奧地利和梅特涅的心理預期。
而按照弗蘭茨的計劃,談判需要再往後拖一拖。
梅特涅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讓我考慮考慮,你等我消息吧。”
帕斯基耶爾男爵還想再爭取下,無奈對方已經下了逐客令,他也不好再多說什麼,隻能是在離開的第一時間將消息傳回巴黎。
另一方麵,瑞士。
杜福爾的進攻十分不順,因為大多數戰場對於自由州聯盟來說都是十分不利的,或者說哪邊進攻哪邊不利。
地形狹窄部隊不易展開,堅固的防禦施設難以摧毀,其實倒不是那些堡壘要塞真的多麼堅固,相對於新式的混凝土結構,還是要差上不少。
主要問題是在於缺乏重炮和進攻模式的單調,1磅野戰炮,在瑞士人眼中已經算是重炮了。
但實際上1磅炮此時在北美戰場都不見得能耀武揚威了,而大國攻城炮普遍都已經在4磅以上。
同時杜福爾也缺乏進攻手段,每次強打不行就選擇繞路,然而每一次繞路都會被卡爾大公如開掛一般堵個正著,隨即便是一場大敗。
杜福爾一度懷疑對方會使用巫術,因為自己數次極為隱蔽地襲擊都被敵方攔截,這簡直是不可能的,除非自己指揮部裡有奸細。
如果他們始終看不到天上漂浮著的觀察熱氣球,那麼這樣的疑問會一直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