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不但可以平息國內的不滿,還能更好地塑造大英帝國救世主的光輝形象。
然而英國駐馬耳他總督索倫伯爵和新地中海艦隊司令老愛德華·霍巴特·西摩爾卻一致拒絕了這個提議。
首先讓糧食進入亞平寧半島明顯與搞垮奧地利帝國經濟的大政方針不符,因為誰也沒法保證奧地利人不會到中意大利,甚至南意大利地區購買糧食。
其次,權責問題。英國是文明的國家,無權將他國糧食送往第三國,更沒有這個責任。
最後,不具備可實行性。奧地利帝國的商船所載貨物數量、種類十分複雜,目的地更是各不相同。
戰爭時期英國根本就不可能分出那麼多人手一一鑒彆,更不可能派出艦隊進行監管。
事實上還是英國人的海盜習性在作祟,奧地利商船所搭載的貨物價值不菲。
僅僅是糧食就有上萬噸之巨,更彆說其他貨物和最具價值的商船本身。
至於沒有人手派往各國,這個問題實際上非常容易解決,讓各國商人主動派船來買就好了。
畢竟饑荒時期最不愁賣的就是糧食了。
劫掠的收益可比軍餉高多了,而此時既可以劫掠,又有軍餉拿,對於英國大兵們來說沒有比這更美好的時光了。
兩西西裡王國,西西裡島。
老愛德華·霍巴特·西摩爾打死也想不出,此時奧地利帝國海軍的主力正在奧古斯塔灣與他隔海相望。
接二連三的勝利讓奧地利帝國海軍士氣大振,幾乎所有人都覺得英國人不堪一擊或者說世界第一也不過如此。
然而作為司令官的弗裡德裡希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因為在他的計劃中,自己動用了這麼多新式裝備集中了這麼龐大的艦隊最起碼也該能全殲或者將英國人打殘,然後再開啟計劃的第二階段。
不過現實是即便英國人將傷害吃滿,也僅僅是個輕傷而已,三十五艘戰列艦依然是一支無法忽視的力量。
同時弗裡德裡希也慶幸自己沒有直接在西摩爾回援馬耳他的路上與其進行決戰。
如果雙方真的狹路相逢,奧地利海軍即便能取勝也將是一場慘勝,恐怕自己多年來的心血將毀於一旦。
重金打造的艦隊和精心培養的水兵最起碼也要損失過半,而且沒有全殲敵軍的可能。
即便英國人再次失去地中海艦隊,對於他們的打擊依然是在可接受範圍之內。
而奧地利海軍如果損失過半,那麼他們就會重新成為養在魚缸裡的軍隊。
還好他聽從弗蘭茨的建議隻是銜尾追殺,而並沒有選擇戰略決戰。
也正因為是銜尾追殺導致英國海軍的抵抗並不激烈,在進行一次象征性的抵抗之後就開始逃跑。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