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花費重金的情報局的情報次次都落後於媒體的小道消息實在是有些令人汗顏。
但帕麥斯頓卻有不同的看法,他清了清嗓子說道。
“《泰晤士報》每次都能比我們的情報局先拿到情報,這一定是他們和國外勢力有所勾結,我提議嚴查《泰晤士報》,並製定新規整頓報業。”
實際上拿錢辦事兒的《泰晤士報》確實得罪了很多人,所以一係列關於報業的新規定並沒有遇到什麼阻力就在英國國會通過了。
不過《泰晤士報》並沒有被關閉,誰叫人家後台足夠硬呢?
輿論問題好解決,畢竟此時英國人最關心的是經濟危機和不斷蔓延的饑荒。
由於歐洲市場和北美市場的萎縮,清國海盜問題,南洋崛起的新勢力,印度王公的叛亂,以及英國商品全球占有率下降、競爭力不足等諸多問題,此時英國人的經濟危機比曆史同期更加嚴重。
英倫三島天災不斷,馬鈴薯晚疫病的影響範圍早就不局限於愛爾蘭了。
蘇格蘭、威爾士、包括英格蘭的農場也在遭受著同樣的問題,不過曆史上由於英國政府從美國大量進口糧食,同時對愛爾蘭地區進行極限壓榨,所以英國本土的災情似乎並不嚴重。
然而此時由於邊境糾紛一直懸而未決,所以美國政府便通過糧食和棉花問題向英國施壓。
英國曾經想過用其他途徑來解決問題,但是和奧地利的戰爭將一切的秩序都打亂了。
此時英國人根本不可能再派一支軍隊去給美國人施壓。
而愛爾蘭地區則是叛亂和抗稅騷亂不斷,同時還有大量民眾開始舉家逃亡,人口過剩的愛爾蘭島上居然一度出現勞動力不足的窘境。
同時英國本土憲章派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所以導致憲章派激進化,工人罷工、礦工拒絕下井。
從1836年倫敦工人協會成立之後,工人協會就像雨後春筍一般在英國遍地開花。
1848年初英國工人協會的代表更是去了巴黎見到了兩位先行者,並且見證法國的二月革命。
並且有一部分英國的工會代表覺得英國也完全可以效仿法國,因為英國的工人更多,而且比法國工人過得更苦。
就在1848年4月6日,英國還爆發了大規模的憲章派運動。
約翰·羅素並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他隻能一抓了之。
雖然在那之後,憲章派似乎安分了不少,但是英國政府心中卻依然有一隻揮之不去的幽靈。
在這個內憂外患的時刻,新地中海艦隊的失蹤反而沒那麼顯眼了。
不過無論如何,馬耳他和塞浦路斯大英帝國都丟不起。而且他們心中都清楚新地中海艦隊多半是完蛋了,但誰也不願意來背負這個責任。
奧地利人的戰績確實驚人,但好在大英帝國家大業大,再組織一支遠征艦隊徹底消滅奧地利海軍也不是什麼問題。
唯一的問題是他們並不清楚奧地利人是用何種方式,以何種代價取得的勝利。
然而很快他們就得到了一個更大的噩耗,法國大東方艦隊並沒有失蹤,而是選擇了背叛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