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頓這一舉既是為了發泄心中的怒火,也是意在收買人心。
尤其是蹋頓所率領的烏桓騎兵大多都是定居於漁陽郡、右北平郡以及遼西郡多年的烏桓人,因此在看到京觀以及這一麵旗子之時。
作為這一支烏桓騎兵名義上的統帥,蹋頓必須要表態,且如此也能輕易地籠絡大量的烏桓人。
尤其是漁陽郡以及右北平郡已被屠了的烏桓定居點所屬的烏桓青壯,時時研讀漢家典籍的蹋頓明白這些是最容易被自己收為嫡係的力量。
隻要擁有足夠的嫡係人馬,那麼蹋頓與丘力居之間“誰是王,誰是臣”未嘗不能是個需要重新討論的問題。
蹋頓那豪邁悲壯的做派,也是輕易地感染了在場的大量邑帥,讓諸多邑帥紛紛跟著蹋頓立誓了起來。
而蹋頓心中滿意之餘,略微思索了一下,不僅僅沒有隱瞞京觀以及旗子上所書的內容,反而主動地在烏桓大軍之中宣揚了出去。
以族人之死,激起烏桓大軍的忿怒與士氣,甚至蹋頓還率領著大軍將京觀中的頭顱親手重新安置入土,然後進行了一番激昂豪壯的演講。
這一刻,不少烏桓人記住了那個在京觀之前立誓,要代族人向漢狗複仇,要將那一支漢人騎兵同樣埋葬在草原之中,宣揚定要割下他們的頭顱築成京觀的男人。
“烏桓王”丘力居之子――蹋頓!
烏桓人崇尚強者,崇尚氣魄豪邁之輩……
蹋頓借著這一次機會,牢牢地掌握了這一支原本與他頗有幾分貌合神離的烏桓大軍。
而後,蹋頓重新率領著烏桓騎兵進入到右北平郡尋找漢軍的蹤跡。
憑借著對地形的了解,蹋頓在耗費了約莫七天的時間後終於追到了一處還在熊熊燃燒著的烏桓定居點。
一路所過之處的烏桓定居點,幾乎都是被屠戮殆儘築成京觀,且放火焚燒。
在蹋頓有意的控製下,整支烏桓大軍幾乎都是處於悲憤的狀態之中。
“終於找到你們了,漢狗!”
看著眼前還在熊熊燃燒著烏桓定居點,蹋頓的臉上流露出一絲快意,也不組織兵力去救火,甚至命令全軍拋棄掉一些不必要的輜重,全軍全速沿著烏桓定居點邊緣殘留著還相當清晰的馬蹄印追逐了過去。
高達八萬之數的烏桓騎兵不惜耗費馬力,全速地奔騰之間,煙塵滾滾直衝數裡,甚至就連大地都在震顫。
對此,蹋頓毫不在意……
以著烏桓定居點的火勢來推斷,漢軍離開很可能還不足半個時辰,必須要牢牢地咬住那一支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