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治軍才是正道。
右屯衛兩萬兵馬晝夜兼程,終於在八月十五下午抵達大鬥拔穀之外,當夜安營紮寨,將軍中斥候儘數放出,方圓數十裡之內的消息無所遺漏,房俊用過晚膳,洗漱一番睡下。
翌日清晨,房俊早早醒來。
洗漱之後將裴行儉、程務挺儘皆叫到中軍帳一起用早膳,之後讓親兵將飯桌收走,沏了一壺茶,開始商議對敵之策。
親兵將輿圖掛在牆壁上,又搬來昨夜連夜製作的沙盤,大鬥拔穀附近的祁連山麓之地形如在眼前,了若指掌。
大鬥拔穀在曆史上是南上青海河湟、北達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扼甘青咽喉、絲路要衝。秦漢以來,此地便是交通要衝、兵家必爭之地,曆史上的許多朝代都曾在其附近修築營盤,設置關卡,派兵防守,如俄博營盤、大墩營盤、東雙營盤、西雙營盤、台子坡營盤、土牛城營盤等,部分遺跡至今猶存。
裴行儉起身,指著大鬥拔穀穀口一處地方,此地緊扼穀口,一側有滔滔河水,道:“若是大帥意欲建築堡壘,以火器阻擊吐穀渾騎兵,此處乃是最為合適之地。”
大鬥拔穀險峻異常,一旦被吐穀渾突襲而出,便是河西諸郡相對平坦的土地,騎兵的高機動性可在旬月之間踏平諸郡,難以抵擋。
他亦讚同房俊在此設立堡壘阻擊吐穀渾騎兵的戰略,但問題在於,右屯衛兩萬兵馬唯有不足一萬的騎兵,餘者皆是步卒,能否抵擋得住吐穀渾騎兵
大鬥拔穀狹窄,吐穀渾穿越數十裡的山穀橫穿祁連山至此,可謂有進無退,一旦遭受阻擊,必然亡命衝鋒,那等威勢足可使得山崩地裂,擋在麵前的兩萬右屯衛將要遭受的衝擊可想而知。
幾乎可以斷定,所謂的河西之戰,很大可能一場定勝負。
要麼吐穀渾騎兵突破右屯衛之封鎖,進而橫掃河西諸郡,要麼右屯衛阻擊成功,使得吐穀渾騎兵命喪此處,全軍覆滅。
看起來賭性有些重,實則卻是最好的辦法。
河西諸郡加上右屯衛一共不到五萬兵馬,卻要分兵固守涼、甘、肅諸郡以及十餘處城池,兵力分散,麵對吐穀渾騎兵擊中衝擊,結果必然是被一一蠶食,難以幸免。
這也是朝野上下皆對河西之戰持悲觀態度的原因,打不贏、守不住,這仗如何能打
所以柴哲威寧願背負“怯敵畏戰”之罵名,也要裝病躲避出鎮河西……
但若是在大鬥拔穀建築堡壘,將吐穀渾騎兵堵在穀中不能突襲而出,那就可立於不敗之地。
毋須殲滅吐穀渾騎兵,隻要戰事膠著,對於大唐就是有利的,可以從容調度國內的軍隊前來增援。固然各處鎮守之兵力不足,但是隴右、京畿、北庭、甚至安西軍都可抽調少數軍隊前來,源源不絕,終究會是勝利者一方。
若吐穀渾舍棄大鬥拔穀,轉而選擇其餘山口橫穿祁連山,倒也不怕。祁連山中除卻大鬥拔穀之外,餘者皆是羊腸小徑,地勢狹窄無法通行大軍不說,地形陡峭千難萬阻,即便有數千兵馬突襲而出,也不能對河西之戰局造成威脅。
所以問題歸於一點——右屯衛到底能否將吐穀渾騎兵阻截在大鬥拔穀,使其不得突入河西
房俊上前仔細觀察輿圖,良久方才說道:“守約以為如何”
裴行儉道:“輿圖再是詳儘,亦有難以描述之處,還需實地考察一番為好。”
房俊奇道:“難道就一點不擔心右屯衛堵不住穀口,被吐穀渾騎兵衝垮,一敗塗地”
自始至終,裴行儉都未曾勸說他放棄死守大鬥拔穀,轉而分兵駐守河西諸郡。以裴行儉之謹慎、能力,自然不會因為懼怕房俊之威勢,故而不敢犯言直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