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績一言不發,腳下不停,衝著這座帳篷門口肅立的禁衛微微頷首,靠近門口的一個禁衛便側身將帳門的門簾撩開。
李績當先而入。
房俊走到門口,環視左右,見到這些人皆乃昔日戍衛太極宮的皇帝貼身禁衛,都是勳戚子弟,其中不少人甚至相互認識,甚至還能說上幾句話,然則此刻這些禁衛卻目不斜視,將房俊視若無物。
這些都是真正的皇帝心腹,隨時隨地都可以為了皇帝獻出生命,但凡李二陛下出宮便寸步不離,即便李二陛下禦駕親征也帶在身邊。此刻這些人戍衛於此,似乎已經說明了這座帳篷的重要……
房俊深吸口氣,抬腳走進帳篷。
門簾在他身後放下,使得帳篷內的光線瞬間暗了下去,但是這足以讓房俊看輕帳篷內的擺設。
冷冷清清的帳篷內,唯有一口巨大的棺槨擺在當中,新鮮的木料散發著獨有的香氣,並未油漆雕畫的棺槨上可以見到清晰的木頭紋理,在空空蕩蕩的帳篷裡,予人一種泰山壓頂一般的沉重。
儘管李績早已向東宮太子稟報陛下駕崩之消息,但此時此刻,仍舊感到心頭好似被壓了一塊局勢一般,憋得他透不過氣,心臟一陣一陣抽搐。
或許,李二陛下算不上最好的皇帝,他殺兄弑弟、逼父退位,甚至還有一些任性,優點與缺點一樣鮮明。但是來到大唐這些年,李二陛下對待他卻從來都是寵信非常,甚至可以用放縱來形容,固然時不時打罵一番,但從不曾真正厭惡於他,最終總是會縱容他離經叛道的行事方式。
胸懷廣博、虛心納諫,這是多少明君聖主都不曾真正擁有的高尚品質。
然而如今,那位手執日月、開辟皇朝,注定要在曆史之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受到無數後世子孫敬仰的一代英主,離開了他恢弘莊嚴的宮闕,隻能躋身於這一副棺槨之中。
即便當初在太子那裡聽到準確的消息,他卻一直有著一種懷疑或者說是奢望——以為這隻是李二陛下自編自導的一幕戲劇,以此來達成他心心念念都想要完成的豐功偉業。
畢竟曾經的曆史當中,這位皇帝雖然在東征高句麗之時可能受傷或者染病,但還是好生生的回到長安城,繼續引領這個龐大的帝國一步一步走向興旺富強,奠定了由古至今首屈一指的輝煌盛世。
但是現在,麵對這副巨大的棺槨,所有的懷疑與奢望儘皆破碎……
看著房俊先是愣愣的發呆,繼而臉上浮現痛苦哀怮之色,直至緩緩跪在棺槨之前,眼淚一串一串無聲灑落,李績並未勸解,隻是淡淡說了一句:“心裡有什麼話,跟陛下說說無妨。”
而後,就那麼負手轉身,走出帳篷之外。
門簾掀開的刹那,寒風湧入,吹起棺槨一側陶盆之中黃紙燃後的灰燼,零星灰屑盤旋而起,在半空之中飛舞飄蕩,宛如秋葉……
生死成敗,浮塵一夢
李績並未返回中軍大帳,而是就站在兩座帳篷中間的“夾道”處負手而立,任憑寒風穿堂過隙,撩起衣袂獵獵作響,卻渾然不覺寒冷。
因為他的心火熱。
他清晰的知道自己眼下之所為,將會為這個帝國帶來何等天翻地覆的變化,將會一舉肅清兩漢以來的朝堂弊端,使得皇權臻達一個無與倫比的高度集中,真正的令出中樞、天下景從,而不是政令不出京畿,天下名義上歸屬於朝廷,實則儘在世家門閥掌控之中。
他不僅軍事才能冠絕當世罕有人及,政治天賦也已經點滿,深切明白世家門閥之存在看似鞏固了天下根基,實則門閥之利益必然淩駕於帝國利益之上,隻要門閥存在一日,帝國便永遠存在分崩離析之風險。
門閥之禍,深入根基,不可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