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蕭瑀這般說,李靖麵色凝重,橫眉立目:“吾輩軍人,自當保家衛國、不惜此身,東宮六率上下立誓護衛帝國正朔,效忠太子殿下,雖九死而無悔!可若是讓吾跟那些兵卒說,讓他們用自己的命去為你們爭取主動,吾說不出,也做不到。”
蕭瑀蹙眉,不滿道:“和談之目的,乃是為了儘可能的減少傷亡,這是在為了所有兵卒著想,並非是為了某一個牟利。”
談判桌上的主動需要軍隊去努力爭取,必要時候即便一支軍隊白白犧牲也不是不能接受,這不是天經地義麼
李靖麵無表情:“兵卒的想法,唯有抱定死誌,願為太子殿下流儘最後一滴血,如此而已。”
彆說什麼為我們著想,且不說你們到底是不是這麼想,我們可曾要你們替我們著想你們所想的,不過是將兵卒的生命作為談判的砝碼,以換取你們的功績而已。
蕭瑀隱隱有些怒氣升騰,目光犀利的瞪著李靖,緩緩道:“衛公乃是國之柱石,功勳赫赫,當知道天下大勢不僅在於刀刃甲戈之上,更在於帷幄館閣之間,兵卒的犧牲,最終都將轉化為帝國的利益,你身居朝堂多年,豈能不明白這一點”
李靖搖頭道:“吾隻是軍人,衝鋒陷陣、死不旋踵,令之所在有死無生,如此而已。”
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合格的政客,否則又何至於被陛下忌憚這麼多年,不得不潛居府邸,投閒置散
這是他的悲哀,卻也是他的驕傲。
能夠在利益糾葛的朝堂之上始終保持軍人之本色,他覺得這一輩子足矣,又何須昧著良心去蠅營狗苟、辛苦鑽營
作為軍人,服從命令為天職,隻要諭令所在,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蕭瑀一貫是個好老人,好脾氣與房玄齡不相上下,現在卻氣得額頭青筋暴跳,一股火氣鬱結於胸,不得抒發。
老子跟你談和談之重要,你跟我說兵卒不是棋子;我跟你說一切都要為帝國利益為上,你跟我說你隻是個軍人,不管這些……
簡直胡攪蠻纏!
氣得不願與李靖多說,扭頭對李承乾道:“殿下,如今關隴等著天下門閥之援兵前來,故而有恃無恐,和談進展自然緩慢。而安西軍雖然日夜兼程前來長安,但畢竟山高路遠、路途險阻,尚不知何時能夠抵達,即便和談最終不成,眼下也當以和談拖住關隴,免得天下門閥之援兵率先抵達長安,導致局勢崩壞。”
一直沉默不語的馬周附和道:“宋國公所言極是,關隴也好,天下門閥也罷,實質上也不願與東宮兩敗俱傷、玉石俱焚。總要給予其一種和談可以繼續之假象,才能將其穩住。而若想和談繼續,就必要要在戰場之上予以強大之壓迫。”
他不朋不黨、不偏不倚,隻從實際局勢出發。
正如蕭瑀所言,雖然安西軍日夜兼程馳援長安,可萬一比天下門閥之軍隊晚到一步怎麼辦最穩妥的方法,便是讓關隴上下都對和談充滿希望,不至於孤注一擲。
而整個關隴,對和談最為抵觸的便是長孫無忌,偏偏關隴的權力又全部掌握在長孫無忌手中。想要給宇文士及等支持和談之人一個強大的理由,迫使長孫無忌不得不妥協,同意和談繼續,就隻能在戰場上予以痛擊。
李靖聽得明白,搖頭歎息道:“眼下戰局焦灼,雙方僵持不下,其中之一方若想取得局部優勢,便隻能抽調兵力發動一場相當規模的反擊。然而牽一發而動全身,對方必定采取相應之措施,最終依舊是一場硬碰硬的衝突,傷亡慘重乃是必須的。軍人馬革裹屍本是尋常事,然則終究要講究一個死得其所,如此不理智之行為,等若讓兵卒白白送死……”
眼下雖然局勢不利,但一切都在按照既定之策略進行,某一部分取得優勢,某一部分遭受損失,這些儘在掌握之中,不至於使得局勢徹底崩壞。然而若是此刻由東宮六率悍然發動反擊,則很有可能打破目前平衡之局麵,導致所有的既定政策功虧一簣。
這種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當然,他也明白以目前之局勢,怕是容不得他拒絕……
果然,李承乾麵色凝重,肅然道:“宋國公與馬府尹之言,皆是至理,定要在安西軍抵達之前穩住關隴。衛公,一切都拜托了,今日犧牲之兵卒,孤與帝國永誌不忘,待到戰後,必然厚重撫恤。”
李靖心底長歎,起身,單膝跪地:“殿下有命,豈敢不遵東宮六率上下誓死為殿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