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試前後,朱平安的生活沒什麼兩樣,早起練字晨讀,晝間溫習研究八股作文,晚上秉燈夜讀,冷眼旁觀其他學子考後的風花雪月詩酒茶
房間裡的狐狸精也和往日一樣,整天笑吟吟的,沒個消停。
當太陽第三次升起,朱平安晨讀歸來便再一次被大伯及熱情的老鄉簇擁著去看府試放榜。這一次是府試的總榜,最後一場考試結合前兩次考試成績發的“長案”,將所有被錄取的考生依名次橫排,用姓名發案,稱為“長案”。第一名,稱為府案首,甲榜包括案首共錄三十人,前十人有一個共同的榮譽稱號“府試前十”,乙榜共錄七十人,也就是說最終通過府試的人數為一百人整。九百餘人來參加府試,最終通過一百人,過關率差不多百分之十。
不管甲榜還是乙榜,隻要是在榜單上的人都可獲得“童生”稱號,以後科舉便也再不用參加縣試府試了,隻需要參加院試就可以了。
擁擠的人群,三三兩兩的學子聚在一起,或是緊張或是自信或是破罐子破摔的聊著本次府試心得。在眾人情緒複雜等了些許時間後,便聽到陣陣鞭炮聲響,兩排紅衣衙役敲鑼打鼓而來,鑼鼓喧囂吸引了大批圍觀群眾,熱鬨的很。
不知道是錯覺還是怎麼,朱平安覺的人群中有個一閃而逝的身影,似乎有些眼熟,再看時卻再也找不到了。
“彘兒,快看,要放榜了。”大伯朱守仁似乎比朱平安還要激動,抓著朱平安的肩膀一陣晃動,將朱平安注意力吸引過去。
其他兩位老鄉及大伯的胖友人也都踮著腳尖,視線隨著拎榜的官吏移動。
這一次考試,靠山鎮便隻有自己一人了。
朱平安站在人群中,靜靜的看著激動的人流,此刻莫名的冷靜,跟大伯等人的激動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一次沒有什麼懸念,負責發榜的官吏說了一通恭賀和勉勵的話後,便在衙役的輔助下開始張榜了,一張長長的寫滿名字的榜單張貼在了放榜牆上,不管案首還是甲榜乙榜俱是在這一張榜單上。
案首在第一位,前三十位為甲榜,在後麵用紅筆標出,與後麵分割開來,這便是甲榜;後麵七十位自然就是乙榜。
看榜的學子書生情緒要比往常任何一場都要激動,在榜上的學子幾乎欣喜若狂,這便是童生了,萬裡科舉長征,終於踏出第一步了。當然,落榜的考生則是更加失落,不少人痛哭流涕,以往數場俱在榜,隻這一次不在榜上,但境遇卻是不可同日而語,落榜意味著以後還要將縣試、府試重新來過,加在一起共七八場小考,不確定因素又多,看著周圍在榜之人歡喜模樣,心中不免悲傷萬分。
自從榜單張貼之後,大伯等人的驚呼聲便不絕於耳,就像公鴨被掐住了嗓子一樣,聽起來是對耳朵的一種傷害。
大伯等人看看榜單,再看看看著朱平安,仿佛不認識一般。
朱平安也有些吃驚,不過片刻後,嘴角便勾起一抹憨笑。古人雲:天道酬勤,誠不我欺也。
擁擠、大笑、痛苦世間百態的人群前便是此次府試最終榜單。
第一名:朱平安;第二名:王進;第三名:鄭偉;第四名:夏洛明第十名馮山水
這次的案首是貨真價實的府案首,大伯等人的吃驚也是情有可原的,府試案首的質量可是要比縣試案首高多了,這可是在安慶府六縣學子書生中群雄逐鹿,雖說這些學子連秀才都還不是,但卻也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了。大伯朱守仁及幾位鄉人也是考了十多年才僥幸吊車尾通過府試,可是朱平安不過十三歲,第一次參加童子試,便弄了一個府試案首回去,幾乎是天方夜譚的事。而且,最讓他們羨慕嫉妒恨的是,一般而言府案首通過院試中秀才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了,這幾乎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規矩了,曆年皆是如此,隻要朱平安不做什麼出格的事,一個秀才身份是妥妥的了。
對於這個府案首,朱平安也是有些驚喜的,比上一場表判得第一要歡喜不少。首先,這次府試可以說是靠自己真實水平取得的,沒用自己抄襲腦海中的清朝狀元卷;其次,府試雖然不過是科舉考試中基礎考試的資格考試,但難度也還是有的,其他學子書生雖然數次輕視自己,但不可否認,他們在八股四書五經上的造詣還是很高的。
當然,朱平安也沒有被歡喜衝暈頭腦,這次能中府案首也是有幾分運氣在的。比如說表判的那一道十五貫題,比如說自己偶遇垂釣老者,書法僥幸得到一個質的飛躍或許閱卷官恰好欣賞自己的文筆等等。另外,這也僅僅是府試而已,隻是一府之學子競爭,還有院試呢,即便過了院試也不過才是科舉考試的資格考試而已,日後還有鄉試、會試等等。
萬裡長征,這隻不過微不足道的第一步而已。
朱平安得了府案首,最吃驚的不僅僅是大伯等人,還有桐城夏洛明、宿鬆馮山水等縣案首人
唯一波瀾不驚的也隻有太湖王進了,看完榜單,表情如故,仿佛第一第二第三跟他沒有關係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