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就有人向王考官說了緣由。
“哦,我道是何,讓吾一觀。”王大人微微搖了搖頭,走到爭執焦點位置,取過試卷看了起來。
王大人一邊看,一邊點頭,這一份試卷看了大約有十分鐘左右吧,就有了自己的選擇了。不過,王大人是一位老練的官場老手了,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而是喚來伺立的書吏,吩咐道:
“汝,將此人二、三場試卷取來。”
“遵命。”書吏彎腰退下,片刻後將兩份試卷一並取來,交到了王大人手中。
王大人接到試卷後,揮了揮手,讓那書吏退下,然後將兩份試卷一份給了張主考,一份給了宋同考。
張主考手中的是第二場試卷,誥表判等應用文,不需要文采,隻要跟官場應用文格式對了就行。張主考本來就屬於朱平安,看了朱平安的第二場格式符合文才有好的試卷,自然更加滿意了。
宋同考手中的是第三場試卷,策論文,策論問不僅需要文采還需要肚裡有貨。宋同考看的很認真,第一篇策論文不錯,但也不說明什麼
當宋同考看到第二篇“孔門七十二賢,賢賢何能”這篇策論文的時候,宋同考看了許久,不由點了點頭。
然後再往下,不錯,不錯,再看到治倭策的時候,宋同考不由連連點頭,許久才抬起頭,看向兩位主考官。
“下官幾毀一棟梁也。”宋同考向張主考官彎腰拱手,一聲歎息。
張主考官將宋同考扶起來,勸勉道,“宋同考亦是為聖上負責,何須介懷。”
王考官捋須看著這一幕,然後將朱平安的三分試卷放在了一邊,取過一支批筆,在上麵寫了一個大大的“中”字。
之後,閱卷現場又恢複了忙碌,閱卷,薦卷,批卷,各位考官都有序的忙碌著。
數日後,閱卷完畢,在填草榜的時候,兩位主考官才發現那一日爭論中心的、他們頗為青睞的那份試卷竟然出自一位十三歲的少年之手。
“若我早知此子年方十三,就不錄了。”張主考官歎了一口氣,頗為悔恨。
“為何?此子非才乎?”王主考官好奇的問道。
“此子的確是一大才,我們此次選他中舉也沒有問題,但是,我覺的最好是讓他推遲幾年中舉,年少血氣方剛,銳氣太盛,恐拔苗助長也。推遲幾年中舉,會讓他更為老練,這樣對他的發展也好。”張主考官捋著胡須,歎息道。
張主考官雖然非常欣賞朱平安的文才,但是卻擔心一個剛滿十三歲的少年就高中舉人,怕他以後驕傲自滿,慢慢的喪失了上進心,擔心把他給毀了。
王主考官看了看張主考官,搖了搖頭,“已批之,不可改也。”
“張兄可知六十餘年前,也有一位十三歲的少年曾應舉人並一舉中第?”王考官看著張主考官問了一句。
張主考官沉思片刻,默然無語。
“那可是鬨騰了三朝,權傾天下的楊廷和楊大人。”王考官一臉複雜的說道,然後又帶著告誡口吻道,“張兄焉知此子日後會成長到何等地步?”
“就是如此,我才要更要對他負責,使其明白學海無涯的道理,讓他知道讀書入仕沒那麼簡單,讓他不忘刻苦攻讀的道理。”張主考官一臉認真的說道。
“但是我們已經批中了,不能更改了。”王考官搖了搖頭說道。
“吾知,故所歎也!”張主考官歎息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