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奈何趙百戶背後勢力大,又兼著官官相護,最終縣官判決村莊婦孺老幼是被韃子殺害的,不僅與百戶趙大膺無關,反而趙大膺身先士卒率兵驅逐韃子成了英雄。
古代律法曆來是“誣告反坐”,所謂誣告反坐意思很簡單,那就是如果證明你故意捏造事實誣告他人的話,那麼官府就要用你所誣告他們的罪名來處罰你。比如,張三狀告李四故意殺人,如果證實是誣告的話,李四無罪,而張三自己就會被官府以殺人罪處罰。
誣告反坐,這個律法是從秦朝開始創設的,被曆朝曆代所繼承,並且進一步發展,又增加了一款,“誣告有功名之人者,罪加一等”。功名指的是“秀才”及以上官員。
大明也不例外,太祖朱元璋講究重典治國,在繼承前朝誣告反坐的基礎上,而且進一步加重了對誣告罪處罰,《大明律》中《鬥訟》篇規定:“凡誣告他人受笞刑的,加所誣告之罪二等;誣告他人受徒刑、流刑、杖刑的,加所誣告之罪三等。處罰的最高刑為杖一百流三千裡。”
獵戶狀告趙大膺殺害全村人,而縣官又判決百戶趙大膺無罪,那麼告狀的獵戶就是誣告了!按照大明律規定要除以誣告反坐,按照殺人犯定罪處罰。
大明律:殺人者,死!
於是,前去狀告百戶趙大膺的獵戶全都被判了斬監侯,下放大牢,等待秋後處決。
劉牧、劉大刀他們六人當時去給冤死的父老鄉親買紙錢火燭等祭奠之物才僥幸躲過一劫,聽聞消息後連夜逃走。途中數次遭遇百戶趙大膺的追殺,一直逃了幾十裡進了大山才躲過,然後才有了在京郊山野遇到朱平安的那一幕。
縣官之所以判決秋後處決是因為古代講究:“王者配天,謂其道。天有四時,王有四政,若四時,通類也,天下所同有也。慶為春,賞為夏,罰為秋,刑為冬。慶賞罰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備也。”古人特彆注重道法自然、順應天時,春天萬物複蘇、草長鶯飛,夏季萬物生長、生機勃勃,春夏正值萬物生長;秋冬季節樹葉凋零,充滿蕭殺之氣;人間的製度也應該順應天意,春夏行賞,秋冬行刑。
《明會典》明文規定:“處決重囚,須從秋後,無得非時,以傷生意。”也就是說,處死重刑犯,必須要在秋後才可以。
所以,縣官才判決了“斬監侯,秋後行刑”。
現在,那幾位被關在當地縣衙大牢裡的獵戶還沒有被處決,從理論上來講,還有一線生機。
所以,劉牧、劉大刀他們才掩埋了父老鄉親們立馬返回了京城,試圖通過告禦狀來救牢裡的親人,然後當他們嘗試告禦狀才發現連個告禦狀的途徑都沒有,彆說告禦狀了,他們連皇城都進不去。甚至,就連刑部衙門他們都進不去,稍微靠近就被值守驅趕。另外,他們現在還是戴罪之身,路引還有身份都是問題。
當然,也不是沒有一點收獲,在他們四處碰壁、幾近絕望的時候,打聽到了朱平安上奏彈劾了百戶趙大膺。
本來,他們是準備了了事情之後,用一輩子報答朱平安的知遇之恩的。現在聽聞朱平安為了他們村,不惜冒著仕途的風險彈劾趙大膺,他們更是被朱平安為民請命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為了牢裡的親人,也為了能報恩,六個獵戶開始在京城無頭蒼蠅似的向人打聽朱平安。
碰巧,途中聽到了朱平安的聲音,才有了今天這一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