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能理解,畢竟朱平安他身在裕王府,在其位則謀其政,職責在身,提意見的時候夾帶些私貨也再正常不過了。而且,在方正看來,朱平安所提的這第二點建議也確實是在為椒山著想。雖然也和第一點建議一樣,謹慎的有些因噎廢食、自廢武功,但是方正還是建議椒山兄不妨多考慮一二。按照朱平安的這兩點建議,椒山兄即便彈劾失敗,也可以保住有用之身。隻要人在,即便這次彈劾失敗了,將來我們也還可以繼續與嚴老賊做鬥爭。”
周方正分析了一遍朱平安的私心後,又設身處地的為朱平安解釋了一下,接著言辭誠懇的建議楊繼盛采納朱平安的建議。
“文達兄,你不用再勸了,我楊繼盛並非惜命之人,嚴嵩老賊一日不除,天下百姓就多被戕害一天,我一人之命與天下蒼生億兆百姓之命相比,孰輕孰重,一目了然。嚴嵩老賊權勢滔天,關係盤根錯節,又蠱惑了聖心,勢難掃除。此次彈劾嚴老賊重在出其不意,必須要全力而為,一擊致命,若是畏首畏尾、因噎廢食,不能用儘全力,則勢難功成。此奏失敗了,就會打草驚蛇,讓嚴老賊有了防備,日後若要再奏,幾無成功之可能,到時候我楊繼盛即便是保有這條命又有何用呢?!”楊繼盛聞言堅定的搖了搖頭,拒絕了周方正的建議,對於奏疏還是堅持不改。
“哎,椒山兄啊,你怎麼就不聽勸呢。”周方正歎了一口氣。
“文達兄,昨晚你也多次說過,若說這世上不怕嚴賊的人,舍裕王和景王其誰。盛此奏上達天聽之後,若是聖上聽了盛的建議,召二王問話,那裕王和景王必能直言嚴賊的罪行。裕王和景王一句,勝過我等千萬句。聖上聽了裕王和景王的直言,必能明察嚴嵩老賊的罪行,那天下的老百姓就有好日子了。”楊繼盛緩緩地說道,一臉的憧憬。
“我——”周方正語結,嘴巴張了張,沒有說出話來。
接著,楊繼盛和周方正就奏疏又探討了起來。
大約又過了十多分鐘吧,周方正就起身向楊繼盛請辭了,“椒山兄,方正忽然記起,今天衙裡還有一件緊急公文要處理。”
“公事要緊。文達兄已經陪繼盛廢寢忘食的研究了一晚又一早上了,盛感激不儘,不敢誤了文達兄公務。”楊繼盛聽周方正說有緊急公務,便沒有再挽留,一臉感激的起身相送。
“椒山兄不用送了,若非今日公務事關山東河道百姓,方正今日願與椒山兄再字斟句酌一遍。”周方正有些可惜的說道。
“多謝文達兄拳拳相助之意,事關河道百姓,還是公務要緊,況且文達兄昨夜已經陪我字斟句酌研究數遍了,此奏已定矣。”楊繼盛拱手道謝。
在大門口臨彆前,周方正又再次勸說楊繼繩多多考慮下朱平安的兩點建議,希望楊繼盛三思而行。
楊繼盛笑而不語。
周方正搖頭歎息了一口氣,“椒山兄啊,天下的好事都讓你給做了啊。”
“文達兄言重了,此不過乃盛分內之事罷了。”楊繼盛笑著搖了搖頭,目送周方正離去。
周方正苦笑著離開,消失在胡同儘頭。
周方正是科道官員,衙門在東城區,出了胡同右拐上了大道後應該往東走,可是周方正卻像是迷路了一樣,出胡同拐上大道後向西走了。
南轅北轍啊。
往東才是東城區,才能到科道衙門,往西方向就錯了啊,那是西城區。
可是周方正卻在往西的路上一去不回頭,而且越走越快,最後都小跑起來了,仿佛身後有狗在追似的,腰間的玉佩也在這番跑動下叮兒咣當亂響,嘈嘈雜雜,不堪入耳。
古人佩玉是很有講究的,《禮記?玉藻》第一句就言“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征角,左宮羽。趨以《采齊》,行以《肆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說古代君子一定要佩戴玉佩,走路來要不疾不徐,讓左右的玉佩發出合乎音律的節奏。
周方正素來都是如此,儒服佩玉,走的不疾不徐,人們都道他有古之君子之風,可是今日卻很失常,跑的跟被狗追一樣,大失君子風度。
周方正這是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