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平安在東湖工地給徐海一行人開了一場彆開生麵的接風宴,每人一份標準午餐(兩個窩頭、一碟小鹹菜、一碗蛋花湯),除此外朱平安又自掏腰包,請夥房做了六盤葷素搭配的野菜小炒,給大家湊了一桌接風宴。
這是徐海吃的最差的一場接風宴,不過卻是最滿意的一場接風宴。
朱平安的真實、不做作,毫無巴結奉迎,如一股清流,令徐海更欣賞了。
當然,王猛等人另當彆論。除非朱平安鋃鐺入獄,否則他們不會看朱平安順眼的。
“朱大人,此次彈劾已經核查清楚,朱大人是無辜的,具體相關情況,我等返回京城後會如實上稟。”徐海在吃飯間隙,對朱平安說道。
“諸位上差明察秋毫,還平安以清白,平安感激不儘。”朱平安拱手道謝。
“朱大人客氣了,核查真相,我等分內之事也。”徐海微笑著擺了擺手。
“一場誤會,事出平安,累的朝廷上下興師動眾,耗費人力物力,占用了朝廷寶貴的司法資源,尤其是驚動了聖上,平安深感慚愧,以茶代酒,向諸位賠罪了。”朱平安端起茶碗,以茶代酒,敬向徐海等人。
“說起來,朱大人也是受害者,何罪有之。”徐海等人端起茶碗,勸慰道。
說著,徐海等人掃了一眼末座的太平知縣,太平知縣麵紅耳赤,無地自容。
“雖是誤會,但是不管如何,總之是由平安引起的。”朱平安苦笑道。
“唉,朱大人,徐某說來慚愧,此番來之前,徐某先入為主,心中已經認定朱大人勾結糧商、哄抬糧價、收受賄賂之罪屬實了,此行是抱著為江山社稷、為天下蒼生捉一大貪的想法而來,沒想到沒捉到貪官,倒訪了一個大賢。唉,偏聽則偏信,差點令朱大人如此賢才蒙受不白之冤。”
徐海飽含歉意的說道。
朱平安不由對徐海高看了幾分,由此可見,徐海為人不失光明磊落。
日後倒是可以考慮多來往。
“徐大人言重了。當初王大人因為誤會,聯合劉大人上疏後,陸續又有十餘份奏疏彈劾平安。所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當時場景,很難令人相信平安是清白的。設身處地,怕是平安在場,也會產生誤會。”朱平安毫不在意笑了笑,在提到太平知縣彈劾自己的時候,還為太平知縣辯解了一句。
如此,顯得朱平安越發大度寬容、君子之風,襯托的太平知縣越發小人。
徐海等人看太平知縣的目光越發看不上,太平知縣縮在末座,腦袋都快垂到桌子底下去了。
“那些跟風彈劾的人,不辨真偽,一擁而上,為彈劾而彈劾,其心可誅啊。”徐海很有感慨的說道,“有些人啊結黨營私,便是如此。隻要有人牽頭寫了一份彈劾其政敵的奏疏,這些黨人便趁機群起而攻之,輪番彈劾,如此很是容易誤導聖上,令聖上對其政敵產生確有問題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