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門山各處,冬雪殘留一點淺淺痕跡。
龐統與徐庶遊覽各處,閒聊間來到半坡上俯覽鹿門山道,就是當初目送黑熊離去的地方。
冬日灌木草叢已被鹿門山求學士人割走,所以此刻他們行跡明顯。
山風吹刮過來,衣擺抖動,寒意陣陣。
漢江流域也會降雪,隻是雪下的大,消融的也快。
兩人眺望遠處采伐枯木的樵夫,龐統目光主要落在山壁附近的幾株低矮粗壯向四周蔓延生長的臘梅。
徐庶講述著目前南陽方麵的見聞,輕微的風聲將徐庶的話音掩蓋,也吹散了。
龐統聽了,越發感覺目前的形勢棘手。
就袁譚去留問題,引發了劉表父子相爭;相爭期間,許都方麵卻支持劉琦。
所以徐庶也就陷入糾紛中,是支持劉備勸說袁譚留下,還是配合潁川鄉黨的請求,想辦法將袁譚趕到交州去。
這個問題讓徐庶感到麻煩的就在於這裡,他是個潁川人,是其他潁川人遊說袁譚去交州。
龐統聽了,抓住了問題的關鍵:“這麼說,此刻伏波將軍反倒與許都同心?”
“正是。”
徐庶也是感到無奈:“不止是潁川,汝南之士亦遊說袁譚。”
這下龐統理解了,袁譚態度變化之懸殊,極有可能是汝南鄉黨表態的原因。
大家都覺得袁譚在汝南很有號召力,那有沒有一種可能,官渡之戰期間,以及戰後,傾向於袁氏的汝南人已經被曹操殺的膽裂腿軟?
袁譚沒有預想中那麼強大的號召力,所以袁譚選擇退入交州,提前養老。
但也不能這麼武斷的下結論,其實明年劉備的攻勢足夠猛烈的話,汝南人極有可能順著杆子往上爬。
汝南就像一池清澈的死水,水底下是厚重的淤泥。
現在看著拒絕袁譚,若真砸下去一塊石頭,變的渾濁後,鬼知道是個什麼態度。
嘴上說著不要不要,真到劉備一刀捅進許都時,汝穎士人必然會是另一種姿態。
甚至不需要捅入許都,隻要劉備的軍隊反複摩擦宛口的曹軍,汝穎士人的態度會立刻曖昧起來。
眼前能主動來見袁譚的汝南人,大多數人應該是曹操選中的民意代表,可想而知這些人的言不由衷。
讓袁譚改變立場、觀念的因素有很多,汝南人的民意代表隻是其中一部分。
龐統皺眉思索,就問:“那劉景升現在是想重奪大權,還是乘機攪亂形勢,為伏波將軍清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