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這部書是中國語言漢字的科學文字學和文獻語言學的奠基之作,在中國語言學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有幾個方麵能夠說明其重要性。
首先它是之後數千年的讀書人,解讀《五經》的門鑰匙,以字典的體例解釋了書中的每一個字。
其次是字型,許慎出於嚴謹治學之目的,儘他當時的能力,去儘量找到每一個字最古老的形態。
其中包括了孔子壁中書及《春秋左氏傳》裡的“蝌蚪文”;西周《史籀篇》裡的籀文,秦朝有《倉頡篇》《爰曆篇》《博學篇》裡的正篆,還有西漢《爾雅》、《凡將篇》、《急就篇》、《元尚篇》、《訓纂篇》、《方言》;東漢《滂熹篇》;以及從山川上碑刻和鼎彝上的銘文。
這就為華夏文明保留下了當時所知的最古老的文字體係。
更加寶貴的,是該書為我們保存了大量的古音資料,對於漢語語音史的研究,特彆是上古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
上古音研究所能夠依據的材料主要有兩種:第一是《詩經》等先秦文的押韻情況,第二就是《說文》的諧聲。
根據先秦韻文用韻的實際情況來歸納上古韻部,所得出的結果雖然比較可靠,但是,一方麵,這樣歸納出來的結果還需要其他方麵的材料來檢驗,另一方麵,由於上古韻文的入韻字有限,要論定每個漢字的古韻部居,光憑韻文的材料還是很不夠的。
這就需要利用《說文》的諧聲係統來加以驗證和補充。
《說文》有七千多個形聲字,可以從中分析出一千多個諧聲偏旁。
同一諧聲偏旁的字雖然後世讀音很不相同,或聲有轉移,或韻有更改,或聲韻俱失;但上古造字之時,讀音則是相同的。
因此,《說文》的諧聲同先秦韻文的押韻一樣,也都反映了上古音的基本麵貌,兩相結合,就能夠大致還原出古音的讀法。
當然隨著科學手段的引入,如今周至正在研究的方言,其實也是第一手的資料。
而周至認為許慎還有一條非常重要的貢獻,那就是他值得任何學問的研究者所效法的治學態度和治學思想。
首先是“博采通人”“信而有征”。
《說文解字》於世間萬物無所不包,許慎采取的方法就是“博采通人,至於小大,信而有征”,“”。
鹹宗成說,皆有出處,是為信;
萬物鹹睹,靡不兼載,是為征。
翻譯過來,就是論據的準確,可信,詳實,全麵。
二是“聞疑見疑”,“不知蓋闕”。
許慎說文解字均據舊文,如果舊文自身出現了解釋上的差異,能夠辨明的,就加以辨明;不能辨明的,就將之並存;如舊文所無,或有所不知,則寧願讓它空缺著,也絕不胡亂解讀。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並列爭議,留與後人。
這是一個相當嚴密科學的編纂思想體係。許慎將之定義為“本立而道生”。
先從理論上就立於不敗之地,之後才能奠定其絕對崇高的地位。
第三是靈活,雖然許慎采集了許多的古字,但最終選擇了“小篆”這一可以通達“古籀”的文字,為說解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