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馮雪珊和楊和操作剪刀,剪魚的動作相當麻利,張路和方文玉的動作跟不上,很快麵前的盆子裡都堆起了給剪掉了魚頭的小魚。
周至則開始殺魚,鯉魚帶了三條兩斤左右的回來,那條大鯰魚有七斤左右,加上小雜魚,已經夠開一場全魚宴了。
榨菜鯰魚頭湯,大蒜鯰魚,鯉魚做太安魚,剩下的一大堆油炸小雜魚做成三道,酥炸一道,炒青辣椒一道,糖醋味兒一道。
《最初進化》
添上家裡還多的蘿卜,拌一大盆涼拌蘿卜絲,再來一個熗炒白菜苔,已經非常豐盛了。
鯉魚肉質容易做老,要做得好吃,就要保水保嫩。
保水保嫩的方法就是切成魚塊,用胡椒料酒薑蔥水碼味之後,以雞蛋澱粉液包裹油炸,做出半成品後再進行加工。
其實太安魚就是俗稱的“坨坨魚”,本身是一道川南地區的家常菜,但是因為西南交通要道,渝州tn區太安鎮用嘉陵江鰱魚製作的坨坨魚滋味很美,便如夾川白馬雞湯一樣首先給司機們發現,然後將之宣揚開來,最終以地名稱呼這道菜並且傳到了各地,坨坨魚也就變成了太安魚。
其實周至更喜歡用鯉魚製作太安魚,這樣魚肉依舊鮮嫩不說,還比鰱魚肉多了一點“嚼頭”。
大鯰魚肉質和鯉魚不同,製作方法也就不同,隻需要碼味即可。
將鯉魚和鯰魚處理完畢,碼上味道,周至開始處理鯽魚。
一個鰱魚頭十個人的湯明顯有些不夠,還得加幾條油煎鯽魚進去才好做大鍋奶湯。
此外還有一道跑不掉的菜——乾燒鯽魚,這個菜是周至的拿手菜目,不管是家人還是小夥伴們都特彆喜歡。
將鯽魚殺完碼上味道,周至開始調澱粉漿。
做太安魚有幾個小訣竅,第一條就是給魚塊裹的澱粉要用紅薯澱粉,而且澱粉用量要超過製作水滑肉的用量,但是又要少於做酥肉的用量。
給鯉魚塊裹粉油炸是和炸小魚同時進行的,周至處理大魚的時候,馮雪珊已經將幾人清理好的小魚淘洗出了一盆來。
接下來就是炸魚了,先炸的是鯉魚塊,因為給鯉魚塊過油要用大火,且炸魚時間不能過長,更不能將魚炸得過熟。
隻需要炸至外皮稍微帶黃色即可,這個工序隻是為了使澱粉和魚充分粘合、免得煮散,不是為了讓魚熟,時間太久會影響口感。
而炸小魚就如同炸酥肉,用粉量要比剛剛炸鯉魚塊厚,而且要用小火,還要先炸定型,之後撈出,再複炸第二次。
炸完鯉魚塊之後,馮雪珊就和周至交換了工種,她負責炸小魚,周至拿起剪刀繼續帶領方文玉張路和小雜魚廝殺。
方文玉釣魚的時候開心得大呼小叫,現在彎著腰累得叫苦連天,還心有餘季:“天幸肘子你把小點的鯽魚鯉魚都放了,要全帶回來那就不用活了……”
“下次記住,過癮就好少往家帶,俗話說得好……”周至笑道。
“釣魚一時爽,殺魚淚兩行。記住了……”方文玉表示教訓很深刻。
周至的動作也很麻利,很快就將魚兒腦袋和腮全部清理乾淨,緊跟著與楊和一起加入了退魚鱗去內臟的隊伍。
四個人足足乾了兩個小時,方才將所有小雜魚全部處理乾淨。
直起已經酸脹的腰,周至感慨:“這要放到老時間裡,搞這麼多魚回家,就隻有挨打的命。”
“這又是為何?”張路有些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