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這種聯想能力非常寶貴,也能讓周至擁有許多彆人沒有的樂趣。
比如後來周至就喜歡坐在蜀都的老茶館裡,看著外麵街上的人來人往,猜測他們之間互動的前因後果,腦補出他們之間的對話。
再到後來,這種能力變成了對美的欣賞直覺和文字創作能力。
這種能力,無論是四表舅,還是乾爹乾娘,都將之稱為“靈性”。
車過棗陵橋,周至從車上跳了下來,和大家道了彆,他還有事情,要去四表舅那裡一趟。
進入蘭香習習的小院兒,悄悄推開四表舅書房的大門,動作非常的輕緩。
這麼做是有原因的,大多數的字畫古籍修複工作者,都有心率不齊的毛病,這個毛病就是因為該工作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專心致誌,一點小小的外界乾擾都很容易造成驚嚇帶來的。
大門一點點的打開,四表舅和四舅媽在巨大的書桌前細致地拚合著一幅卷軸,他們身後是一張巨大的板子,板子上貼著一幅尚有殘缺的畫心,正是石延年的《籌筆驛詩》。
書畫的修複,說白了就是洗、揭、補、托、全五大工序而已。
第一步是洗,工作包括去除舊表和洗去汙漬。
書畫作品的核心稱作“畫心”,一般是一張書法的生宣、繪畫的熟宣,或者生絹和熟絹,書畫作品是直接創作在其上的。
其後作品會給加上托紙和背紙,再加上裝表,製作成卷軸以供懸掛。
除舊表的工作,就是將原來的古畫拆除掉卷軸,綾表等外圍物件,隻留下畫心,托紙,背紙一體的書畫核心部分。
這部分是粘貼在一起的,如果有損毀、斷裂、腐蝕、蟲蛀等“病症”,一般都是一起發生的。
因此除舊表的動作,除了去除外圍裝飾以外,需要將核心部分用水浸濕,使之便的柔和綿軟,可以伸展之後,在桌麵上鋪上修複用的底子,再將畫心放置在修複框裡,一點一點拚合被水浸泡的作品,利用水的浮力和張力,將碎片化的古畫一絲不差地恢複成原作的就有模樣。
《無敵從獻祭祖師爺開始》
這一步常常會發生錯誤,比如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在修複的過程中,有一頭驢就給修複錯了頭部的朝向,後來成了一樁著名的公桉。
將圖畫或者書法重新拚合好之後,蓋上一層麵紙,便進入了下一步,洗去汙漬的過程。
之所以能夠這樣做,那就是中國書畫的獨到之處了。
中國書畫,書法用墨加了膠,然後反複錘煉,最終得到的墨錠磨出的墨汁在書寫到紙上之後,就能夠做到遇水不散。
包括繪畫顏料同樣如此,紙上往往會用礬進行固色,有時候多達十幾次。
作品完成之後,不管再過百年千年,遇水都不會再暈散,這就是中國古代書畫可以反複修複的基本前提。
一般傳世的作品,每過五十年到一半年,都會重新揭表修複一次。
去除舊表,拚合畫心之後,就進入了第二步動作——去除汙漬。
書畫的汙漬包括許多中——水漬、黴變、蟲漬、油斑……都在其列。
針對不同的汙漬,去除汙漬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大體上分為物理去汙法、化學去汙法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