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另有有兩名弟子——徐浩、崔邈。”
“空海至唐以後,是想韓方明學習的書法,韓方明最早先跟徐浩的兒子徐璹學習的二王筆法,兩年後又投入徐浩的師弟崔邈門下學習。這樣,韓方明就成了王羲之的第十三代傳人。”
“因此空海大師實際上是王羲之的第十四代傳人,也是將二王秘傳筆法帶去島國的人,所以在我們國內有‘島國羲之’的讚譽。”
這些都是可以查得到的資料,安宅英一也不是想抬空海的身價,但是也沒有辦法藏著掖著,還不如講出來落一個光明磊落。
周至卻搖了搖頭:“空海禪師固然是書道的高手,但是我們仔細研究其筆法,固然是唐風隆盛,然而相比懷素、張旭,風格迥異,安宅先生你說空海禪師得到了二王秘傳筆法,我認為值得商榷。”
“不過《臨池訣中記載:‘吳郡張旭言:自智永禪師過江,楷法隨渡。永禪師乃羲、獻之孫,得其家法,以授虞世南,虞傳陸柬之,陸傳子彥遠,彥遠仆之堂舅,以授餘。不然,何以知古人之詞雲爾。’”
“韓方明是‘草聖’張旭的隔代弟子,而張旭的筆法是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禪師一脈,因此從書法譜係上講,安宅先生您說的,到韓方明都沒問題。”
“但是從書風上來判斷,空海禪師這幅書法,隻在結字上得到了晉唐書風的傳承,在筆法上卻……”說到這裡周至再次搖了搖頭:“我還是認為風格差異太大了。”
卻不料安宅英一笑道:“我們能這麼說,自然是有依據的。”
“哦?”
“我們最近剛剛從早稻田大學圖書館找到了空海留下的執筆圖,全名是叫做《弘法大師真跡書訣執筆法使筆法,除了配有字訣,還有一幅‘執筆圖’!”
“該圖是原本嗎?”周至問道。
“這個倒也不是,從內容、結字、手指衣袖的繪法看,我們可以肯定是臨摹的一個刻本,初步斷定為臨摹寬正時代的源僅賢集注刻本,從時間上看,刻本原稿的誕生時間,應該在清代中期。”
周至從林婉秋手裡將簽字筆拿過來,擺出了一個姿勢:“我猜測啊,空海禪師留下的是不是這樣的一幅圖,又或者是這樣的一幅圖,啊,還有,這個姿勢。”
“對!第一個姿勢!”阪本五郎大驚失色:“你見過《執筆圖?”
周至白了他一眼:“這就是最普通的幾種執筆之法,除去拇指,食指單指扶管成為‘單包’;雙手扶管稱為‘雙包’,現在的書法家,在臨隸楷的時候多用雙包,行書多用單包,草書則抓筆管尾部,以求得到最大的運筆空間,稱作‘單包三指斜執筆’法。”
“總體而言,雙包法,手指離筆頭越近,則越利於中鋒出力,筆力越發沉穩凝重,落筆從容而挑筆艱難,適合落筆多,挑筆少的書體。”
“反過來,單包法,手指離筆頭越遠,則越利於揮灑變化,且落筆稍遜讓挑筆從容健力,適合落筆挑筆需要兼顧的書體。”
“我雖然沒有見到空海禪師留下的這個刻本,但是我猜測,其中隻有我剛剛說的這些,少了一大部分。”
在場的除了周至,其餘的人和書法實踐大約不如何沾邊,雖然周至一邊講解一邊拿著簽字筆在那兒示範,也隻是聽得理所當然,卻不知其他。
阪本五郎憤憤不平想要辯駁,卻給安宅拉住了:“不敢請教小周先生,少了那一部分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