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不是法海看不上靈山,他是看不上佛門。
即便他本身就是出身佛門,且通曉佛法。
也正是如此,他才知道這些佛寺的所作所為,處處透露著偽善但法海始終堅持一點,那就是佛法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出了問題的,是解讀與傳揚佛法的佛寺。
故而他不願意接掌靈山,寧願在長安另起爐灶在西方,其實不論是大乘還是小乘,皆已經根深蒂固,如果他再用自己的佛法去跟這兩派辯論,隻能讓這個泥潭攪得更加渾濁,同時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即便是辯嬴了,那些靈山的佛眾,也不可能舍棄他們精修數千年的佛法,來跟在他修行唯識教法。
當年佛祖之所以能夠以大乘代替小乘,一來是有太清聖人的支持,再加上確實勝過了大日如來二來,便是當時的靈山有不少被強渡來的截教弟子,他身為截教大師兄,說話還是管用的。
可即便如此,小乘佛法在西方依舊存在,其影響力絕不容小覷。
否則當年法海自靈山辯經之後,就不會被尊為大乘佛教的“大乘天”與小乘佛教的“解脫天”了,佛祖甚至尊其為佛門“正遍知”其實也正是“正遍知”這個等同於佛祖的身份,才能讓他在大唐有一個自立門戶的基礎不過就算如此,當年的法海也隻是想要立下大乘教法之下的唯識宗而已。
隻是沒想到最後被玉帝一旨詔書,又往上推了一把,直接立下了唯識法教,成為了佛門四大教之一。
雖然有些意外,但這對於法海來說,並非是壞事他也沒有拒絕這樣的機緣,便順勢自證如來,也算是應了玉帝的陽謀。
玉帝有楊戩這個親外甥,如來佛祖又有誰能托付呢?
其實也是這個道理,他是大商的太師,三朝元老大商在承載於他身上的氣運,甚至不在紂王之下故而在聞太師命喪絕龍嶺之後,大商的國運便一落千丈。
總而言之,因為三藏在西遊中的表現,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故而如來佛祖才定下了將靈山交給三藏,自己去轉世輪回的一舉多得之計。
但甩手掌櫃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不僅僅是聞太師,當年每一個大商的重臣與將軍殞命的時候,都是在對大商氣運的削弱,一層又一層,直到武王姬發一路打到朝歌,紂王**於摘星樓。
其實對於金蟬子,如來佛祖對其並不算太過看好,況且他當年在靈山惹是生非,經常跟文殊菩薩兩個人辯經爭論,將靈山鬨得雞飛狗跳。
尤其是文殊菩薩也自入輪回轉世之後,靈山就更像是個佛門清淨之地了。
事實證明,效果顯著。
而靈山的如來佛祖對於佛門的歸屬感並不算太強,甚至於說,他隻是坐在這個位置上,便儘一份自己的職責罷了該做的事情他都做了,佛門興旺也好,衰弱也罷,他現在就想著趕緊把這一大攤子交出去,好重歸自由。
故而如來佛祖想要離開離開靈山,長久之計便是尋一個合格的繼承人,這樣是能夠名正言順的離開靈山亦或者,便是如同他最開始設想,借助大劫轉世輪回,抽身而去。
直到三藏法師的出現,讓他眼前一亮。
如來佛祖將他貶下凡間去轉世輪回,一來是對其懲戒,二來也是想要清靜清靜。
隻可惜三藏是打定了主意將出人預料進行到底。
可如來佛祖不能這樣乾啊,如果他也這般將佛門禍禍一遍,那最後的結果恐怕也就剩下同靈山共存亡了。
如果找不到合適大家繼承人,他又怎麼能放心的把佛門交出去?
雖然太清聖人已經離開了三界,但誰知道他什麼時候就殺回來了況且多寶道人在答應成為靈山之主的時候,自身的氣運便同靈山連同在一處,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剝離的出來的。
而且這件事情除了對西方靈山佛門會造成一定影響之外,對於大家來說,反而是喜聞樂見的事情。
這一遭,最少將佛門兩層的氣運留在了大唐。
天庭與道門雖然不介意佛門興旺,但如果在佛門興旺的同時,還能夠壓製一手靈山,豈非意外之喜?
但後者顯然不如前者妥當因為大劫之中變數太多,以他的轉世之身,能不能撐到大劫結束還是個問題,故而他始終下不了決定。
當年聞仲為什麼明知封神大劫,卻依舊還要在大商為臣?
就如同他當年不接受靈山大職正果的加升一樣,如今三藏忽然來到了靈山麵見佛祖,也不在三界大能的算計之中。
“實不相瞞。”法海與佛祖對視,“貧僧始終信不過靈山佛門,能夠在大劫之中抵禦魔界妖魔的入侵。”
法海一向不喜歡假話,他也並非是個虛偽的和尚故而對於人間的眾生來說,三藏聖佛遠比那些虛幻的神佛要真實的多。
這一點其實毋庸置疑,三界之中被三藏聖佛“真實”過的妖魔並不在少數,尤其是那些已經在大日佛焰之下魂飛魄散的,想必更是深有感觸。
即便心中已經有所預料,但此刻聽到三藏之言,如來佛祖的心境還是稍起了許些波瀾,他那一向莊嚴的麵容之上,少見的露出了許些苦澀,“想不到靈山在你心中,竟是如此的不可信。”
法海反而是好奇的看向了佛祖,“難道佛祖認為靈山可信?”
法海指了指這空蕩蕩的大雷音寺,“大劫來臨之際,佛祖要轉世輪回去避劫,靈山的僧眾幾乎全被遣散西洲的佛寺更是封山閉寺就這樣的靈山,不知佛祖讓小僧如何相信。”
“如果你當年接掌靈山的話”
“阿彌陀佛!”法海語氣有點重。
他雖然是喚了一聲佛號,但佛祖覺著三藏剛才罵人了,罵的還挺臟。
法海終究是個有涵養的,剛才失態,也是他沒想到堂堂佛祖,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來,他莫名想到了在平頂山的時候,銀角大王對自己說過的話。
現在他準備將這個故事講給佛祖聽一聽。
“佛祖可知道當年小僧路過平頂山蓮花洞的時候,曾經遇見老君門下的兩位童子攔路?”
佛祖點點頭,這事兒他是知道的,金角與銀角童子一死一傷,靈山落了好大的人情若非觀音菩薩長袖善舞,否則這件事情在老君那裡沒那麼容易揭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