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朱元璋已經對成化帝朱見深,升起了濃厚的興趣。
想要從韓成這裡,多知道一些,關於成化帝朱見深的事。
想想也對,得知朱見深的行為處事風格,以及做出來的那些功業,得很多人都會心情激蕩。
真的是一掃叫門天子朱祁鎮,帶來的低迷,讓大明再次變得強大!
在韓成看來,朱見深是大明後世帝王之中,除了朱棣之外,行為處事,尤其是對外戰爭上麵,最為像朱元璋的人。
不然的話,也不會被一些人稱之為‘小漢武’。
朱元璋在得知朱見深做出來的一些事情之後,對朱見深興趣大增,也在情理之中。
韓成想了一下道:“成化帝朱見深,還做出了不少令人振奮的事。
比如,咱們不久前討論的武舉,成化帝也進行了改革,並且還很有成效。”
“這麼說,你剛才說的那些,關於提高武將地位,以及改變武舉的辦法,都是咱的好兒孫見深給提出來的?!”
朱元璋一下子激動起來。
怪不得韓成這小子,說的頭頭是道,原來的是將自己兒孫的辦法給弄了過來!
用自己後輩兒孫的好辦法,來震驚自己這個做祖宗的,韓成這小子真過分!
“額……”
韓成愣了一下,一時間有些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雖然他知道,老朱慣會往自己臉上貼金,但卻也沒有想到,竟然會貼到這種程度。
“那個,嶽父大人,我說的那些,很多都是後世的辦法。
朱見深對武舉的改革,和我方才所說的那些辦法,算起來隻有一個地方是相同的。”
朱元璋麵上的笑容為之一滯。
好吧,原來是自己有些多想了。
但能有一個地方是相同的,也足可以說明自己這個後世兒孫的不凡。
“朱見深在對武舉的改革,最大的一個貢獻,就是讓武舉製度化,常態化。
以往大明雖然也有武舉。
但是這東西,到底什麼時候才開一回,具體的標準又是什麼,不固定。
經常是變來變去的。
武舉的舉行,簡直比陛下你的開科取士都要隨意,多少年一考,關停之後,什麼時候再次舉辦,都沒有什麼規律可尋。”
邊上的朱元璋聞言,有些臉黑,想要動手捶韓成。
這渾小子,說武舉就說武舉,沒事了將這些事情,往自己頭上攀扯做甚?
這小子,不要以為他仗著自己對有容寵愛,就可以為所欲為!
做的過分了,自己該捶他還是要捶他!
當然,朱元璋也就心裡麵想的熱鬨,並沒有捶韓成,而是繼續等著韓成往下說。
韓成道:“朱見深改革武舉之後,事情就變得不一樣了。
他依照科舉那樣,也給武舉的舉行,定下了固定的時間,每隔一段兒時間,就會舉行一次武舉,用來選拔人才。
還規定了武舉的考試內容,並形成規範。
他在武舉上的這些舉動,在當時,肯定是取得了不少的成效。
朱見深在世時,多次對外對內用兵,從未敗績,武舉在其中具體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我也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武舉肯定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而且,也是自他之後,這武舉在大明,才算是一直正常的延續下去。
並且在後來,還真出現了通過武舉走上的名將!”
朱元璋聞言,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就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孫肯定不會讓自己失望!
當然,若不是提前從韓成這裡,得知了更多更好的,改善武舉的辦法,朱元璋心中的快樂將會更為充足。
“除了這些,朱見深還整頓吏治。”
韓成的聲音響起之後,朱元璋的心中又是一喜。
還有?!
自己的好兒孫朱見深,竟然還有彆的功績?!
朱元璋聞聽韓成之言,顯得驚喜異常。
沒有知道朱祁鎮的各種操作之前,朱元璋聽韓成講述自己兒孫們的功業,心中的想法大多都是‘就這?’‘還有沒有?’‘這也太少了吧?’
但經曆了朱祁鎮之後,朱元璋再去聽後世兒孫的功績時,則變成了:‘這麼多?’‘怎麼還有?’‘我後世兒孫太優秀了!’
“得益於攤上朱祁鎮這樣一位好爹,朱見深上位時,可不僅僅是內部各種叛亂,外部各種敵人。
大明本身的吏治,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
朝政**。
文官勢力抬頭,並開始膨脹……
朱見深前麵整頓軍隊,後麵開始對吏治動手。
開始觸碰文官集團的利益。
錦衣衛到了成化帝時期,內部問題不少。
成化帝不知道是覺得這些問題不好處理,還是處理了之後,依然覺得用起來不夠順手。
於是成立了西廠。
其中,成員是汪直從錦衣衛校尉之中,精心挑選出來的。
西廠之所以會起名叫做西廠,主要是為了和東廠進行區分。
東廠的全名,叫做東緝事廠,是永樂帝在永樂十八年的時候所設立的。
主要就是覺得,錦衣衛用起來還不夠方便。
而當初永樂帝起兵時,身邊也有不少宦官,很好用。
所以他直接在宮廷之內,以宦官為首腦,組建了東廠。
東廠設立,不僅僅令永樂帝的權力得到了加強,同時也有監視製衡錦衣衛的意思。
不過,不論是錦衣衛,還是東廠的設立,到了成化帝這裡時,都已經過去了幾十年。
所以朱見深來了一個另起爐灶。
建設西廠,使西廠的職權,比東廠和錦衣衛更大。
西廠針對的就是眾多官員。
依照成化皇帝在曆史上的種種表現來看,為了整頓吏治,他最終把西廠給弄了出來。
在此之前,他肯定用了常規手段來,沒有奏效,或者是收效甚微之後,才會動用這種非常規的手段。”
朱元璋雖然不喜後宮乾政,但也要分情況。
在朱見深的時代,土木堡一戰,把大明的諸多武勳,以及精銳兵馬都給葬送。
對於武勳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武勳集團力量被嚴重削弱。
文官力量開始膨脹。
再加上朱祁鎮奪門之後瞎胡搞,武勳力量會變得更弱。
朱元璋自然知道,朝堂之上,最忌諱的就是一家獨大。
既然武勳扶不起來,力量太弱,不足以對抗文官,那麼該用誰呢?
答案就是宦官。
這是老早之前的,早到漢朝就在用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