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結合著他所了解的種種事情,以及給韓成算出來的,無跡可循,茫茫一片的卦象。/P
再結合著韓成輕易道破他最大秘密的舉動。/P
以及韓成所說的,他是一個知道的有點多的普通人這話。/P
就更加確認了他的這個猜測。/P
當所有可能,都被排除之後,那麼剩下的那個,就算是再扯淡,也隻能是正確答案!/P
“所以,您這是來到凡間,是受劫難來了?”/P
腦海當中,刮起了一陣風暴的道衍,望著韓成說出了這話。/P
韓成聽了道衍這話,愣了愣。/P
這大和尚說的哪門子的鬼話?/P
“什麼來凡間受劫難的?大和尚你是不是病了?”/P
韓成是真的想不到,道衍和尚在短短時間裡,都腦補了什麼。/P
竟是連這樣的話,說了出來。/P
雖然自己此番前來見道衍,並把道衍心中最大的秘密給說出來,並非全是為了好玩,想要看一看道衍震驚的樣子,也有些其餘的深意在其中。/P
可卻也完全沒有預料到,道衍竟然會把自己,上升到這樣高的一個高度!/P
都直接把自己整的不是人了。/P
“是貧僧說錯了,您確實是一個懂得稍微有點多的普通人,並非來到凡間承受劫難的。”/P
道衍從善如流的說道。/P
但是從他的神態舉止上麵,韓成卻能看出來,道衍根本就沒有放棄他心中的那些想法。/P
隻是在這裡敷衍自己而已。/P
韓成有些無奈的暗自搖搖頭。/P
道衍愛怎麼腦補,就怎麼腦補吧!/P
他腦補的越多,也就越有利於自己接下來,一些事情的實行。/P
而道衍,也沒有當著韓成的麵,說出韓成是謫仙人的這一情況。/P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忽然間想起,好像這等人物,一般而言都是不願意透露自己真正的身份。/P
在接受了韓成乃是謫仙人後,道衍和尚心中頓時就好受多了。/P
就說嘛,論起聰明程度,他從道衍從來不虛任何人。/P
就算是劉伯溫,他也不服。/P
現在卻遇到了一個連他都看不透,反而還將他看得通透的人,讓他倍受打擊。/P
可若這人不是人,而是謫仙人呢?/P
那就沒有任何問題了!/P
輸給凡人他心中不服,可輸給了謫仙人,他是心服口服。/P
畢竟二者根本就不是一個層麵上的。/P
“大和尚,聽我一句勸,不要想著造反了,伱沒有機會的。/P
有當今陛下在,不管任何人想要造反,都隻有死路一條!/P
論起造反來,這個時候活著的人,沒有一個比他更專業。/P
所以你還是老老實實的過日子吧。”/P
韓成望著道衍,說出了這樣一番話。/P
而這也是韓成此番,應朱棣之請,請前來見道衍的最根本原因。/P
他想要讓道衍放棄造反的心思。/P
不可否認,道衍在曆史上確實輔佐朱棣造反成功了,也是一個很有趣,很具有人格魅力的人。/P
可現在,韓成來了。/P
他要推動著大明,脫離原來的曆史軌跡,走的更遠,變得更強。/P
那麼像道衍這樣一個,被曆史證明了極其有才華,卻也專注於造反事業的人。/P
就會變得很危險。/P
韓成有必要提前見一見他,趁早把他造反的想法給打消。/P
讓道衍把他的一身聰明才智,發揮到其餘地方去。/P
不要乾擾他的大計。/P
甚至於,還把道衍弄成他大計當中的一員。/P
幫助他實現,讓大明變得更為強大,做到真正的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大明的理想。/P
道衍聽到韓成再次提起他造反的話時,人變得平靜多了。/P
同時也下意識的,看了一眼邊上的朱棣。/P
卻發現朱棣隻是平靜的看著自己,並沒有特殊的反應。/P
這讓道衍有些奇怪。/P
話說,韓成此時對自己所說的這話,不應該是一個禁忌話題嗎?/P
燕王殿下怎麼竟然一副很淡然的樣子?/P
沒有什麼特殊反應?/P
這是因為燕王殿下,是個做大事的人,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P
還是說,他之前便已經得到了相應的消息,明白了自己心中最大的所圖?/P
稍微一思索,他就覺得這應該就是朱棣在此之前,便知道了自己最大的秘密。/P
這一發現,令道衍心中多少有些挫敗。/P
話說,他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將這個秘密隱藏的很好,很少有人知道。/P
可結果這個時候,卻發現自己以為隱藏很好的秘密,竟已經被這麼多人知曉了!/P
這著實有些打擊人。/P
不過,在想到燕王殿下,早就和這位謫仙人認識,且這關係還不錯。/P
心中又有一些釋然。/P
或許…這是那位謫仙人告知的燕王殿下。/P
並非是燕王殿下自己,所看出來的。/P
心中思緒迅速轉動,道衍喧了一聲佛號後,對著韓成道:/P
“韓居士所說的這些,我自然知道。/P
貧僧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在陛下還在的時候進行造反。/P
和尚雖然自負,卻也沒敢太自負。/P
和尚的頭還沒有那麼硬。/P
任何人在洪武朝造反,隻有死路一條。/P
不過,當今陛下雖然聖明無比,可終究還是埋下了很多的禍根。/P
其中這分封諸王,便是動亂之始。/P
縱觀曆史,分封實權藩王,就沒有不亂的。/P
就算是初代時不會亂,可是到了二代三代,亂子就會層出不窮。/P
不論西漢藩王之亂,亦或者是晉朝的八王之亂,都是如此。/P
陛下不吸取教訓,硬是要分封諸王。/P
陛下,還有太子在的時候,絕對不會出問題。/P
能壓住所有藩王。/P
可是,到了三代時就不成了。/P
皇帝和藩王間血脈關係會變遠。/P
新登基的年輕皇帝,也很難有威望,壓製住眾多藩王。/P
新登基的皇帝,也絕對不放心那麼多手握重兵的藩王。/P
所以不管從哪裡來看,新皇登基,削藩都勢在必行。/P
這一削藩就會出亂子。/P
到了那時,大明必然會陷入動蕩之中。/P
那才是貧僧所等待的機會。”/P(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