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戰績,我就問你服不服?】
此時,彈幕彈出。
“作為朝陽人表示:我們確實很能打聽事。之前小區裡有吵架的,我穿個拖鞋就下去了。”
“華夏各個地區都需要多多的朝陽群眾。”
“不愧是民間治安組織。”
“因為這裡大部分老人都是以前從事一些重點工作的,對國家擁護能力強,業務能力也很高。”
“朝陽群眾,西城大媽,豐台勸導隊,海澱網友。”
......
各朝古人無不感歎。
他們在農閒之際,也會聚在一起聊聊話。
聊天的內容經常都是,誰家的雞丟了,誰家收成不好,住村頭的寡婦家裡好像出現男人了等等。
詩詞歌賦他們不懂,達官貴人的軼事他們也不敢妄議。
於是他們僅僅隻是聊些家常,也根本沒想到交換偵察信息這回事上。
正在他們感歎之際,新的視頻開始播放。
......
【天竺的賤民有多慘?生而為人卻不如畜生,種姓製度害人不淺!】
【天竺根據種姓製度分為了四個等級,將人嚴格地劃分為三六九等。】
【位於金字塔頂端的是婆羅門,他們自視為神的代言人,這一階層主要包括僧侶和貴族。】
【第二等級是刹帝利,是那些掌握國家權力的貴族與戰士。】
【第三等級是吠舍,則是廣大的平民百姓,他們必須通過布施和納稅的方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
【第四等級是首陀羅,他們被剝奪了從政和從商的權利,隻能從事那些最為低賤、臟累的工作,與奴仆無異。】
......
各朝古人無不震驚。
他們所處的朝代,社會各群體之間同樣存在著明顯的等級差異。
門閥貴族和平民百姓,士農工商等等各個階層之間,仿佛有一道無形的鴻溝。
然而,這種等級劃分並不像天竺那樣嚴格,將人劃分為幾個固定的種姓等級,且各等級之間有著無法逾越的界限。
......
洪武年間。
朱元璋發出一聲冷笑。
這天竺不是跟元朝一樣嗎!
元朝統治者為了鞏固統治地位,對百姓進行分化,即不同民族,或依據被征服的時間不同,人為製造等級。
他們將人劃分為四個等級。
第一等級是蒙古人,第二等級是色目人,第三等級是北方漢人。
第四等級是南人,指的南宋統治下的漢人和其他各族人民。
各個等級的人都有不同的地位和權利規定,其中蒙古人享有最多的特權,而南人的地位最低,常常被剝奪基本權利。
這種不公正的民族等級製度,激化了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導致民間一直起義不斷。
元朝對漢人、南人重重壓迫和歧視,就是滅國引線。
:..0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