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弄清楚張紘是來給曹昂要官的,反而高興起來,之前的擔憂也已然不見。
曹昂派人大大方方地來要官,就說明他暫時並無生亂的心思,否則絕不可能在自己身上捆一個枷鎖。
這官不僅僅是官,還是對新朝的認可。
曹昂當了新朝的官,往後曹昂就是要造反,也不能拿著劉協登基之事來說事了,否則就是打自己的嘴巴。
所以董卓很明白,曹昂要官,他就得給,不僅給,還得多給,大張旗鼓地給,讓曹昂不敢有一點反心。
當然給什麼官也是個大學問。
董卓很清楚,曹昂要的是徐州牧一職。
其實董卓有些不明白,曹昂要徐州牧,難道真想待在徐州不回來。
董卓不知道天下馬上就要亂了,倒是沒覺得曹昂有割據徐州的心思。畢竟自大漢立國,也不存在割據州郡的地方官。
最後董卓盤算著,曹昂是想占著徐州牧的位置,進可攻,退可守。能回京固然好,回不了京,也有個自保的本事。
這時董卓有些猶豫了。
若是給曹昂徐州牧,自己不放心;可若是不給,曹昂絕不會罷休,雙方甚至可能會翻臉,給不給都是有利有弊,讓人煩憂。
最後還是李參勸他,曹昂已經控製了徐州,不管有沒有徐州牧的名頭,都不影響他養兵,屯糧,倒不如大大方方,要什麼給什麼。
一旦曹昂再生事,朝廷討伐起來,也算師出有名了。
而且曹昂之父曹操在洛陽,對於曹昂來說,也是一個牽製。曹昂不是孝子嗎?總不能不管不顧老子的死活吧。
董卓覺得也有道理,遂同意了此事。
於是董卓乃讓人上奏朝廷,以“青徐匪亂,短期難以平定”為由,表曹昂為徐州牧,假節督青、徐、兗、揚四州事。
曹昂本來是假節,負責征剿青州、徐州、兗州三地黃巾賊匪,沒想到董卓又加了一個督青徐兗揚四州事,倒是大方的很。
不過所有人都清楚,這就是個名頭,好聽一些而已,四州的地方官吏也不可能真以為這個官職,將權利交給曹昂。
甚至曹昂雖掛著徐州牧的名頭,想掌握徐州,都需要一番明爭暗鬥。
曹昂當了徐州牧,原來的徐州刺史便不能再設了。如何安置徐州刺史陶謙,董卓費了一番心思。
當初在三輔軍中,董卓也識得陶謙,知道這是個桀驁的主,未必會聽命於曹昂,於是他便改陶謙為東海相。
東海國和徐州最核心的地方,曹昂、陶謙二人都是強勢的主,互不相讓,東海國的控製權,怕是要有一番龍爭虎鬥了。
張紘得知這個任命之後,便清楚董卓的心思,可亦是無可奈何。
挾天子令諸侯最大的好處,不是可以隨意地命令諸侯,而是可以惡心諸侯。而隻要諸侯不跟朝廷撕破臉,還得捏著鼻子認了此事。
張紘也知道無法改變董卓的心思,索性不再管此事,而是替曹昂去拜訪天子。
此時皇宮處於董卓的控製之下,董卓以弟弟董旻為虎賁中郎將,總領禁軍,尋常人很難見到劉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