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元年正月甲子,帝加元服,取字伯和。
元服者,冠也,這意味著十四歲的劉協正式成為一個成年人。伯,嫡長子也,這個字**裸地顯露出劉協的用心。
劉協隻有十四歲,正常情況下,是沒到加冠的年紀,而且掌權的關西勳貴,其實並不是很想讓劉協親政。
可誰也不曾料到,去年未的兩場地震,給了劉協好機會。
天象有異,三公辭職,而這兩年自然災害多,三公換得自然頻繁。去年六月,扶風大風,雨雹,華山崩裂,朱儁代周忠為太尉;年未兩場地震,楊彪、趙溫、張喜先後為司空。
到了年初,按照論資排輩的順序,三公分彆是朱儁、淳於嘉、張喜,而這三人,神奇般地俱不是關西人。
對於三人來說,劉協是他們從關西勢力手中強權最重要的武器。於是在劉協的支持,三人的推動下,劉協加冠得以順利實行。
劉協本以為加冠親政之後,便能掌握朝權,振興漢室,可是他顯然小看了關西勳貴們。
關西勳貴可以容許劉協親政,可是劉協若想掌權,那便是不可忍了。
內有關西勳貴執政,外有李傕、郭氾掌權,劉協雖然親政,可是一應事務,俱沒有處置權,跟未親政一般。
劉協空歡喜一場,還是一個傀儡。
到了正月底,馬日磾從淮南趕來。
馬日磾是關西勳貴的代表,也是關西士族的領袖,無論是聲望、地位,在朝中俱是無人可及。
有馬日磾在,關西勳貴更具凝聚力,無論是劉協還是朝中的關東勢力,更是沒什麼話語權。
馬日磾一回朝,投桃報李,便讓人上書天子,奏言:“皇帝即位五年,長秋宮未建,掖廷媵未充。乃者國家之難,本從亡嗣,配取不正。請考論《五經》,定取後位,以廣繼嗣。”
禮官先開第一炮,底下人便跟進,最後馬日磾也親自上書,請求劉協早定後位。
馬日磾之所以如此積極,可不僅是因為曹昂將他從袁術手中解救出來。
作為一個政治人物,首先要考慮的是集團利益,表麵看起來,曹晞為後,對於關西集團,並沒有太多好處。
但曹昂之前在淮南,卻是私下向許諾馬日磾,以後朝堂之上,關西、關東共立,這讓馬日磾有了和曹昂合作的基礎。
而且馬日磾很清楚,以曹昂今日的地位,後位已不作他想,任何人想要反對,必先除掉曹昂,可這幾乎不現實。
所以馬日磾為子孫計,打著報恩的名義,請立皇後。
劉協看到請立皇後的奏疏,便心中不悅。
若是從前,劉協定然希望曹晞為後,曹昂全力輔佐於他,可是隨著年紀漸長,劉協反倒對曹昂有了一絲恐懼。
曹昂的名氣、地位、功績,怕是又是一個伊尹、霍光一般的人物,有這樣的人輔政,那他還能大權獨攬嗎?
劉協不想立後,可是又沒什麼理由,畢竟百官打的牌是“繼嗣”,皇後不立,怎麼生嫡長子,而沒有嫡長子,國家怎麼傳承。
劉協一時無法,這時心腹馮碩建議道:“天子有母,尚未安寧,何談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