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傍晚,雙方血戰一日,方才暫歇。
曹昂已經準備突圍,隻是心中尚有猶豫,沒能下最後的決心,畢竟突圍便意味著潰敗,結局更是難料。
這時黃敘來報,今日傍晚時分,他們在與郭貢軍交戰之時,收到一份信。
這封信是用布帛所寫,然後緊緊綁到箭上,還去了箭鏃。
這是左翊衛一個士兵偶然得到的,也是因為那布帛實在華美,又寫了字,士兵不敢私逆,這才上繳給隊率,然後送到黃敘的手中。
曹昂接過信來,細細查看。
這封信乃是郭貢軍中一名叫吳瓘的將領所寫。這吳瓘是陳國人,其父便是前將作大匠吳修。
諸侯討董之初,董卓曾派遣重臣前往關東安撫。其中吳修便和執金吾胡毋班一同前往河內,然後便被袁紹指使河內郡太守王匡殺死。
所以吳瓘與袁紹、王匡二人,是有殺父之仇的。
這也是他為何會暗通曹昂的最重要原因。
他在信中,述說了郭援、臧就二人兵變的情況,還解答了曹昂的疑惑,告訴曹昂那個在背後的人,正是袁紹的謀士荀諶。
荀諶?
這是一個讓曹昂恍然的名字。可既然是荀諶,曹昂之前敗的便可以理解了。
荀諶是荀彧的弟弟,乃是袁紹最早的幾個謀士之一。當初袁紹奪取韓馥的冀州,荀諶便前往鄴城遊說眾人,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隻是在此之後,荀諶的身份便不顯,曹昂一直懷疑荀諶幫著袁紹處置一些**之事,隻是未曾證實。
狙殺曹昂,是一件臨時決定卻策劃嚴密的事情。
曹昂在鄴城有密探,袁紹在彭城亦有奸細。所以曹昂親自護送曹晞前往長安的消息一經傳出,便很快送到袁紹手上。
荀諶不是袁紹的密探頭子,可是卻是情報的處理者。畢竟荀諶平日不怎麼站隊,因此頗得袁紹信任。
看著這個消息,荀諶覺得機會來了,於是單獨麵見了袁紹。
這兩年隨著曹昂崛起,一飛衝天,袁紹對曹昂的忌憚也越來越深。曹昂沒少給老丈人找麻煩,袁紹也下了不少狠手,雙方隻是在明麵上維持關係,可是背地裡卻是走就鬥得不可開交。
上一次沮授上了十策來對付曹昂,可要發揮作用,還需要時日。這一次荀諶卻有了另一個思路,解決不了徐州,那就解決曹昂。
荀諶拿著消息,見到袁紹,提出了狙殺的建議。
在荀諶看來,曹昂的勢力要大於冀州,若任其發展,將越來越難製。而曹昂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沒有繼承人,不僅是兒子,連個嫡親的弟弟都沒有,一旦身死,其勢力立刻便會分崩離析。
所以選擇狙殺,除掉曹昂,將是最惠而不費的辦法。
袁紹猶猶豫豫,既害怕失手,又不願舍棄這次機會,權衡良久,最後還是同意了荀諶的建議。
而荀諶為防泄露消息,未告知其他人,直接前往弘農布局。
不管是張白騎還是張琰,都是袁紹暗中的勢力,倒是方便調動。但荀諶很清楚,單這些部隊並不足,他從不憚以最大的忌意對付曹昂。
那是一個能從屍山血海裡闖蕩出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