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地五百多米的空中,一群烏鴉就像在冒充雁群一樣,排成‘人’字飛行。
池非遲跟著飛了一會兒,發現這一帶空中好像很難遇到‘陌生鳥’,也就不再老實跟隊,偶爾飛高一些,脫離其他烏鴉組成的‘隔風屏障’,自己適應著高空的風。
後麵的烏鴉:“嘎啊,嘎啊……”
表達的意思:隊長,主人離隊了!
前麵的大烏鴉:“嘎嘎……嘎……”
表達的意思:主人注意安全,請不要亂跑!
下方公園裡,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奶娃停住了腳步,沒有走向蹲在對麵的母親,好奇指著空中飛過的鳥隊,“媽媽……鳥……”
“嘎啊!”大烏鴉朝下方嗓音嘹亮地喊了一聲,在小孩子母親說‘是烏鴉啊’的時候,才滿意地嘎嘎叫著飛走,“沒錯,烏鴉來了!”
其他烏鴉一聲接一聲地叫:“烏鴉!烏鴉!烏鴉!鴉!”
在這歡快得有些犯二的氣氛裡,池非遲飛麵無表情地飛回了隊列裡,試著‘嘎’了一聲,很快意識到一個問題。
他不會烏鴉叫!
就算變成了烏鴉,他的聲帶還是和人類是同樣的構造,發出人類的聲音很簡單,但他模仿出來的烏鴉叫聲,還是偏向於人類模仿的叫聲,和正統的烏鴉叫聲有些許區彆。
其實烏鴉有兩種叫聲。
其中,具有穿透力的‘嘎嘎’叫聲最容易被人類聽到。
其他鳥類的聲音要麼清脆,要麼沉悶,很少像烏鴉叫聲一樣具備穿透力,在一堆‘嘰啾嘰啾’或者‘布穀布穀’的鳥叫聲中,簡直就是一股泥石流。
這種叫聲,一般是在遇到敵人時用來示警,或者像剛才那樣飛著飛著突然嗨了、想叫喚兩聲,再或者是懶得飛近、彼此隔著一段距離喊話,當然也有可能是在對罵,烏鴉的社會性比很多鳥類都要高,彼此之間的溝通也比其他鳥類更多。
另一種聲音,在兩隻烏鴉近距離交談時會出現,聲音類似於其他鳥類發出的‘啾啾’聲,而且低而輕,比起嘎嘎叫聲溫柔太多了。
人類模仿出來的嘎嘎叫聲,發音再相似,也很難有正統烏鴉叫那一份穿透力。
而模仿啾啾叫聲更難,那種啾啾聲太輕了,人類試著‘啾’一聲或許可以,但那些啾啾聲不僅輕,還有著不同的音高,有時候同一聲叫聲的音調還會拐讓好幾個彎,模仿起來難度不比嘎嘎叫聲低多少。
“主人,快到帝丹小學了,”前方帶頭的大烏鴉嘎嘎提醒,“我們先把飛行高度降低一些,方便觀察下方的情況……”
池非遲收回思緒,跟著降低了飛行高度,觀察著前方建築的情況。
算了,叫聲的問題不用太糾結,他跟烏鴉在一起的時候,說人話也能讓烏鴉們聽得懂,如果在烏鴉形態下遇到了人類,隨便模仿兩聲,很多人也聽不住問題來。
“主人,到了到了!”
前方是帝丹小學後的銀杏林,大烏鴉帶頭飛過圍牆之後,忍不住迅速降低了飛行高度,掠過兔籠上方時,惡作劇一般重踩了一下籠子上方的鐵皮,發出‘哐’的響聲。
籠子裡的兔子們被嚇了一跳,要麼豎著耳朵僵住,要麼往角落裡躥。
“嘎!”大烏鴉歡快叫了一聲。
後方隊伍裡,除了某隻紫瞳烏鴉外,其他烏鴉也都紛紛掠過兔籠上方、重踩一下鐵皮,在‘哐哐哐’的聲音中,也都像報數一樣‘嘎’一聲。
“嘎!嘎!嘎……”
池非遲一頭黑線地從鐵皮上掠過,沒有踩鐵皮嚇兔子,也沒有跟著叫。
這群烏鴉真像拉幫結派、招搖過市、欺男霸女的惡霸。
他不是不能理解這種惡趣味,就像他有時候很想把自家妹妹、把柯南等人嚇得臉色煞白煞白,這些生物在恐慌中的反應最有趣了,而且不同的生物個體、不同的恐嚇程度可能會導致不同的反應,他隻是對欺負弱小動物不感興趣,另外,也有點質疑自己一開始的想法——
跟著群鴉飛,真的會比較安全嗎?
“主人,”大烏鴉在進入校園區域內之後,放慢了飛行速度,跟池非遲持平飛行,還不忘關心道,“您對嚇唬小兔子不感興趣嗎?沒關係,米花町有不少養狗的人家,那些狗玩起來特彆有趣,遇到反應慢的,我們可以看它們被耍得一圈圈打轉,遇到反應快的,還能鍛煉一下我們的反應速度,一會兒有空我帶您去玩……”
池非遲:“……”
鍛煉反應速度?稍微有點心動。
為了避免飛行不熟練的他被狗子一口咬死,他們是不是應該試著先從反應慢的狗子開始,逐步增加難度?
大烏鴉:“貓要危險一點,不過沒關係,隻要我們動作夠快,等我們飛到空中,它們也隻能看著乾著急……”
池非遲:“……”
貓也不錯,可以讓無名當他的陪練。
大烏鴉:“或者我們去找家便利店盯梢,有那種很可愛的人類,等他們買了東西出門,我們就上去搶……”
池非遲:“……”
這個……
大烏鴉:“動物園裡也很好玩,我們可以去找團子,團子的毛看起來很棒啊,以前我們還以為團子反應會慢吞吞,有一次我帶隊去薅它的毛回家墊窩,沒想到它出爪子會那麼快,差點就被拍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