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div大亂之後,便是要儘快安定馮翊郡之事,隻是淩不疑著急找雍王報仇,不想讓他脫離自身視線。
而吳漢這家夥殺性又太重,文帝也不放心由他來主事,於是便把事情暫時交給了李皓處理,等待後續都城派遣來的官員到來。
所以便由他們和何勇父子,一同先行押送雍王父子前往都城受審。
等李皓這邊守到前來馮翊郡上任的官員,返回到都城之後,便聽到淩不疑私審並殺害雍王消息。
為此文帝罰了淩不疑半年食邑,還有官降半級,這處罰真是槽點滿滿。
另外因為雍王的死,肖世子自然也是逃不過這一劫的,隻是這回沒有何昭君的強自請命。
文帝最終還是給肖世子留了全屍,賜了一條白綾給他,讓他體麵的去死。
至於肖家的婦孺老幼,則是直接流放嶺南,雖說這一路估計不會太順利,但也算是一條活路了。
不過經過這事,何昭君倒是變得成熟了不少,至少在她隨著何勇一起到袁府致謝的時候,李皓已經感覺不到她原先那股刁蠻任性的氣質。
說來在這件事上,李皓還真算是得了不少的好處,因為何家犧牲過於慘烈,所以在李皓與淩不疑他們商量過後。
最終為了避免讓何勇心生芥蒂,便就沒有和他說,朝廷這邊已然提前知曉雍王反叛的消息。
而是就著之前梁邱起和袁沃編造的理由,重新再完善了一下,把及時救援的功勞歸在了袁家的頭上。
反正馮翊郡內經常有袁家商隊出沒,他們發現情況不對回報消息,這是很正常的事。
那之後再順理成章的聯想到肖世子盜賣軍械,便派人去查探情況。
反正第一波救援的兵馬,又不是正規軍,而是各家部曲私兵,大家合夥做生意,所以遇到問題一起解決,也能說得通。
而且文帝也不想因這件事鬨得君臣離心,便也出手幫忙,倒是也真讓何勇相信了。
為此,李皓便收下了何家的大片感恩之情,隻是李皓沒想到這份恩情到最後反倒是成了麻煩。
畢竟這年頭講究個知恩圖報,而最讓人喜聞樂見的報恩形式是什麼呢,那自然是以身相許了。
當然,這肯定不會是何勇一身相許,畢竟就算他想也沒人想要。
何家真正要以身相許的是何昭君,隻是李皓已經娶妻,以何勇的身份,何昭君肯定是不能做妾的,所以何勇便盯上了袁慎。
你可以想象到,當何勇說出這話的時候,李皓和袁慎的臉色有多精彩。
袁慎當時就趕忙回道「何將軍這就不必了吧,救援將軍本就是我等應儘之責,將軍切莫將其放在心上。
而且我的婚事,我阿母已經有了主張,還請何將軍千萬見諒。」
李皓在旁邊聽的是連連點頭,心說你讓何昭君嫁給袁慎,你真確定這是在報恩,這吃虧的明明是袁慎好不好。
不說袁慎現在心裡已經屬意程少商,就是單論何昭君的性情,也不是什麼好的人選。
不是說何昭君不好,單以相貌而言,何昭君肯定是不算醜的,隻是那個性子嘛……
本來在原先軌跡中,何昭君確實是破繭成蝶,一下子就成熟了,可那是用何家滿門鮮血給曆練出來的。
畢竟那時的何昭君已經沒有了退路,她隻能逼著成長起來,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倚靠。
可如今事情已經改變,何昭君現在仍有父兄在世,這有了倚仗和退路,隻怕她很難再成長到那個階段。
但何勇卻沒有打算就這麼放棄,隻見他又追問道「哦,那不知可有納采,可有問名。」
袁慎有心說有,以此來堵
住何勇的嘴,隻是想到這事瞞不過人,便隻好說了實話「那倒是還沒有,但兩家都已經相看過了,已經打算要開始籌備了。」
「既然納采和問名都沒有,那這門婚事八字都還沒一撇。」何勇而後又開始推銷起來「我知小女平日在都城中有跋扈之名,但我可向你們二位保證,經過這一樁事後,她的性情已然有所改變。
另外此次若是兩家能成姻親之好,何家便可為袁家在朝堂上助力,並添上豐厚的嫁妝。」
聽見這話,李皓其實真有讓袁慎答應的衝動,畢竟相比起程家來,何家能給袁家帶來的好處就太大了。
現在不僅袁家的根基在地方上,就連梁家和曲家也是如此,若是能把何家給拉上,那等於就在中央補上了一大塊短板。
而且如今何家剛剛用鮮血證明了自家的忠貞,文帝還對此有著不小的愧疚呢,現在聯姻也不會引起文帝猜忌,真可謂一舉多得。
隻是顯然袁慎並沒有要答應的意思,為了令場麵不至於太難看,於是李皓便出聲說道「其實這事也不用急於一時,要不今日就先說到這裡吧,正好我也將此事傳信與阿父,問問他的意見。」
何勇也知今天要辦成這事,基本是不可能的,於是便也順勢接話,然後再寒暄幾句之後,便告辭離去。
等何勇一走,李皓和袁慎便為剛剛的事陷入到了麵麵相覷中,隨後袁慎回過神說道「何勇今日為何突然說出結親之事,你派人去打聽一下,看看何家是不是出了什麼變故。
另外娣婦那邊,你也打聲招呼,請她從女卷處也幫著探聽一下。」
李皓點了點頭,說道「嗯,這事是要查查,我感覺這事確實是透著些許古怪。
不過倒覺得這也是一個機會,你和程少商現在太墨跡了,總該讓程家著著急,免得讓他們以為你除了程少商,就沒人可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