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喜被李皓這話一激,也是回道:「殿下高義,我等一定助殿下完成大業。」
事實上,李皓的判斷也的確是對的,從錦衣衛埋在崔明身邊的暗線回報。
頭兩日,崔明在閱覽計劃方案時,還是激情昂揚,可在看到有關軍政改革時,卻立馬就換了樣子,而那部分也是李皓整個計劃方案的重點。
因為看到這裡的崔明,已然看出了這套計劃方案的實施難度,至少他沒有信心能完成。
而且自古新政改革就很少有皇帝親自下場,畢竟但凡改革,必然觸及舊有利益集團的利益,他們自然會想儘辦法阻撓。
到時真要出了差錯,總不能讓皇帝自己承擔吧。
崔明不像李皓,他對於新政改革的信心沒那麼足,也沒有足夠的魄力和手腕來應對可能發生的問題。
對於具體的人選,第一個在他腦中出現的,就是提交這份計劃的李皓,隻是很快就被他剃掉了。
一是因為忌憚,畢竟以李皓現如今的聲望能力,如果再總攬軍政大權,那他再想收回來,就很難辦到。
二是因為保護,臣子可以選擇舍棄,但一個優秀的太子,卻是不能輕易動的。
崔明雖然對李皓有所忌憚,但在心裡卻也明白,這個兒子是承繼大統的最佳人選。
排除掉了李皓,崔明又在滿朝臣子中開始尋覓,隻是一時間還真想不到誰能兼具能力與忠誠。
想不出人選的崔明,暫時就把這件事給擱置下來了。
畢竟拋開李皓畫的大餅,崔明認為現如今的宿國,已然算是發展到了一個頂峰。(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