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對於具體的城池分割,梧、琰兩國還有些矛盾。
可隻要宿國利益得到保證,並且大方向沒錯,這點具體細節問題,李皓就沒心思管了,也願意由得他們去鬨。
畢竟他們要是真的團結一致了,李皓後麵再想打還更麻煩。
在宿、梧、琰三國的合力進攻下,褚國兵馬節節敗退。
這一場滅國之戰在一年以後,以戚紀祥手捧玉璽出城投降而告終,至此建立六十五年的褚國正式滅亡,中原就隻剩下了四國在分庭抗禮。
不過在李皓看來,這還是有些多了,畢竟三角關係一般比較穩固,四角多少是有些不牢靠。
而且隨著戰後格局的改變,四國的也相應調整了下各自政策。
李隼對於宿國的忌憚是越來越重,可表現在明麵上,卻是越加親近,直接拉著初月的關係,和李皓拉起了親戚。
可在暗地裡,李隼則是在拉攏琰國,希望以此來分化宿國的助力。
並且對於梧國,李隼的態度也趨於緩和,甚至願意還給梧國一些之前所占的領土。
可惜楊行遠對李隼的恨意太重了,堅決不願意與安國靠近,甚至還將這些事直接告訴了李皓,並想要挑撥李皓一起進攻琰國。
楊行遠在之前瓜分褚國時,占到了不少便宜,借此也恢複了一些國力。
而且基於他是最堅定支持與宿國聯合的,也讓他重新在梧國樹立了自身威望,於是便想要再現一下這種場麵。
隻是李皓暫時還沒有這個打算,畢竟剛占的領地,還需要好好消化。
因此李皓隻是派人去敲打了一下琰國,讓他們不要太出格,便沒有再管。
在這難得平靜的數年之中,李皓便把自己新政給重新實施了起來,並直接製定了一個五年計劃。
力圖在這五年之中,將土地改革給實施起來,並大力建設起初步的工業化。
當然,李皓要做的土地改革,也不是像近現代那樣,而是采用了雍正皇帝的攤丁入畝政策。
在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李皓一直認為,最有能力的就是雍正。
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攤丁入畝;就這三條幫大清續命了一百多年。
不過宿國這裡,本來對於士紳大族就是要收稅的,而且也沒有明文對火耗問題的寬容,因此前兩條倒是不用管,隻需要把監察做好就行。
而丁稅卻是一直存在,所以攤丁入畝就需要來完成了。
將固定下來的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征收統一的地丁銀,不再以人為對象征收。
以此讓人口與土地剝離,隻需要控製地主如實上繳稅額,農民就可以徹底放開了去傳宗接代。
要知道在古代,人口就是最大的財富,無論是做工和務農,都需要人去做。
不過這個前提,是能有足夠的糧食去養活,否則就成了災難。
但這方麵,李皓早就做好了準備,各種種植技術和肥料的研發工作,義學一直都在推進,此時正好就到了發力的時候。
而且把這件事現在做了,也是方便儘早來鏟除禍患。
畢竟這些大地主們,可不會因為李皓的一道政令,就願意乖乖的納稅。
當這道政令下達的那一天開始,朝堂上就沒再安靜過,每日都有如山堆般的奏折送到李皓麵前,其中核心觀點隻有一條。
告訴李皓,這攤丁入畝的政策會禍國殃民,希望李皓將其廢止。
隻可惜李皓能被他們糊弄,連帶著對這些奏章,也是連看的興趣都沒有。
直接讓陳喜帶人把上奏折人的名字記下,就全部帶去燒了。
而與新政同時進行的,還有對於軍隊的改革。
在這上麵,李皓加重了對神機營和騎兵的擴建,並開始圍繞他們去演練新的戰術。
為此,李皓每隔五日便會去禁軍大營巡查,並將其定成了一條常例,讓後世子孫都要遵守。
這也是為了後代子孫考慮,李皓在的時候,自然不怕軍權旁落,可後麵的皇帝就不一樣了。
可隻要遵守這條,至少存活周期應該能長上不少。
這日李皓巡視完大營回來,剛一進宮,就被王怡派人給叫了去。
等到了慈寧宮,隻見張晗和任辛都在這裡,隻是這神色看著有些不對,尤其是任辛,還背地裡給李皓使了一個眼色。
李皓頓時就明白了,不過還是裝作沒事一樣,向著王怡施了一禮。
「兒子本來準備晚膳後,再來找母親請安的,結果倒是被您先叫來了,不知是有什麼事?」
王怡回道「也沒什麼,就是聽說最近這
外朝一直不太平,是有這麼一回事吧。」
李皓笑道「確實是有,不過這隻是朝臣們對新政有些抵觸,兒子本意是想好好勸導,給他們些時間接受。
沒成想竟然攪擾了母親這裡,回去之後,兒子一定好好教訓他們,讓他們知道什麼是本分。」
王怡搖了搖頭「朝臣們也是為國事憂心,你怎可妄加責罰,要知道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遇事你切不可一意孤行,以免寒了眾臣之心。」
「母後放心,兒子從來都是善於納諫的,隻要是有道理的話,兒子一定會虛心接受。」
見李皓這麼說,王怡以為李皓是認可了自己想法,當即就轉移了話題。
說起了後宮之事,讓李皓多多陪陪皇後和妃子,讓皇家多生幾個孩子出來。
李皓陪著臉在這說了半天話,又用了晚膳後,才和張晗、任辛一起出的慈寧宮。
「是不是我那兩個舅舅,今日進宮來了。」
聽到李皓的問話,張晗回道「是的,兩位舅父午時後進的宮裡,申時三刻才出的宮。」
李皓笑道「我說呢,除了他們倆,也沒其他人能請的動母後了,看來我得再找他們,好好聊聊才行。」
免費閱讀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