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媽媽隻看到這種情況下的女子應對,也就覺得女子隻能過這種日子,餘媽媽有錯嗎?沒有什麼錯誤,在這種情況下弱小的女子找個依靠沒有錯。
這也是為什麼麗娘從來沒有對餘媽媽言論而表示反感的原因,隻因為她知道餘媽媽真的是為了麗娘著想,是一個忠心的人。
餘媽媽所接受的教育,還有這些年的生活經驗,都讓餘媽媽知道單身女子在亂世力活得太難,不願意離開原本的舒適區,因此才想要女郎破鏡重圓。
並不是餘媽媽看重男人的風光,而她從自己的經驗中選擇了好走一些的路,更多想要自家女郎能夠好好活著,餘媽媽真的為麗娘著想。
甚至餘媽媽還很清楚知道,這種勸麗娘依附男人的想法,讓麗娘感覺反感,但還是會說,生怕麗娘不會過這種日子。
而麗娘之所以堅持,那是因為她很清楚知道搭夥的丈夫太過涼薄,自己做的再好,也不見得將來有什麼好下場。
作為非純粹的土著,麗娘對那個男人很不喜歡,和餘媽媽有著完全不同的想法,甚至不願意改變,即使另一條路要輕鬆不少,但她還是沒有選擇,也沒有打算嗬斥餘媽媽。
隻因為麗娘很清楚知道,這年頭有一個真正為你著想的人太難得,能夠不算計你的人都是好人,更何況真的為你著想?
餘媽媽也知道讓女郎低頭是委屈了女郎,但沒有辦法啊!在這個亂世之中活著太難,她怕女郎將來吃苦頭。
曾經有個很出名的才女,一開始有著好父親,可以說過的十分不錯,甚至過後嫁給一個才子,但後來丈夫早亡後她就大歸,沒有想到父親後來就死掉,才女就沒有保護者,被異族人搶奪走,也不知道將來會如何。
這也是為什麼餘媽媽即使知道麗娘的打算,知道郎君為人不怎麼樣,但還是堅持破鏡重圓的原因。
在餘媽媽看來女郎能夠在男人的庇護下好好活著就行,雖然憋屈了一些,總好過勢單力薄被人搶走吧?
要知道異族人的很多生活習慣和中原人是格格不入,比如說丈夫死後並不是就可以清淨活著,而是有可能被死去的丈夫的兄弟及兒子接受,這就是收繼婚,這是中原女子最不能接受的情況。
麗娘聽後沒有說什麼,給餘媽媽看看自己的武力值,還把前來打劫的人打回去,這一次來打劫的人隻想劫財,並沒有想要殺人,所以麗娘放過了他們。
而此刻的餘媽媽一時間目瞪口呆,就發現自己女郎比之前變得還要力氣大,而且變得更加厲害,最終她才沒有再勸說。
可餘媽媽還是擔心,明明彆人家的女郎活得十分輕鬆,怎麼自家的女郎卻要如同一個男人一樣活下去?她替女郎委屈。
麗娘裝作不知道餘媽媽的擔憂,老人家多少有些頑固,但心好,一直希望麗娘過的好,至於餘媽媽的話,自己還是東耳朵進,西耳朵出吧。
好在也許是因為餘媽媽一直把自己當成奶娘的緣故,才沒有一直喋喋不休勸導麗娘做什麼。
餘媽媽還是會背著麗娘時唉聲歎氣,她還是覺得麗娘的打算不靠譜,但絕對不會直接幫著麗娘做決定。
一時間麗娘有些無語,最終還是告訴她“媽媽就不要想著讓我回到那個男人身邊,要是人一直活得不痛快,還不如不活。
媽媽,那個男人真的不適合,看看,拿著我的嫁妝,還是我救了他一命,結果還是把我拋下,將來誰能保證再出現問題時他會怎麼做?
等著他有了兒女,豈不是一旦有事直接什麼都拋下,留下我給他養兒女?養好是理所當然,養不好就是罪惡滔天,我怎麼這麼賤!這種男人有什麼好要的?
反正我想過,如果我再跟著他,倒黴的人還是我,和惡人生活在一起,隻有比惡人還會惡,才會有好日子過,不然不是死在惡人手裡,就是幫著惡人做事。
媽媽,你好好想想啊!到了這一步再回去,就顯得我這個人極為廉價,隻怕他身邊的人都看不上我,我才不會想著依靠那個男人。”
餘媽媽想要歎氣,但還是說了一下,“其實他一直沒有回來,有沒有可能根本無法回來,畢竟他手裡的兵不多,很多時候隻怕是逃難。”
“這也是很有可能,”麗娘想了一會後點點頭,餘媽媽的說法沒有錯,有些人的實力不夠強,隻能四處流浪。
但那個男人的作為,還是讓她不喜,隻因為餘媽媽給她說過一件事,男人在她昏迷後不久就有了新歡,那個新歡還是麗娘救下的。
據說還是為了報恩才跟了男人,在知道這個報恩的說法後麗娘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
合著她救人,而最終救下的人跟了自家名義上的夫君,還是為了報恩?呃!還有這種報恩方式?被救的人自認為是自己可以代表著自己的恩人?
臥槽!麗娘完全無法接受這種邏輯,那女子就是說自己看上了男人,要比自己要報恩麗娘好吧!麗娘覺得自己超級惡心。
d!拿著自己的嫁妝嫁給自己的夫君,怎麼都像是最慘的是自己,他們兩個人活得無比的快活。
跟著餘媽媽撇了一下嘴巴,說“那個女子自詡是你的媵女,自然就可以代表著你。”
媵女?這一刻的麗娘想起來一種婚嫁製度,就是媵婚製度,相傳早年期間兩家人定下婚約後(一般是貴族家庭),等到真的舉行婚禮時新娘出嫁時會帶著年紀相仿的姐妹一起出嫁,有些地方還帶著侄子,新娘是正妻,其他女子的地位就是媵女,算是明媒正娶的附屬品。
媵女的地位要比妾的地位高一些,正妻要是早死的話,可以從媵女中選一個出來成為正室。但一般作為媵女的,都是有血緣關係的。
之前商周朝春秋比較盛行,原始社會就初見端倪,比如說大名鼎鼎的娥皇女英姐妹兩個人一起嫁給舜,也就是媵嫁製度的體現。
這麼做,更多是為了加緊男女雙方家族的聯係和聯合,在醫療體係不發達的年代裡,負責生育的女子有可能會遇到生命危險,因此一下子嫁過去好幾個,死了一個頂上一個,都是同一家族的女子,就最大限度讓兩個家族能夠保持足夠多的聯係。
但這種製度隨著奴隸社會的崩塌,到了戰國時代就少了很多嗎?那個打著報恩旗幟跟著她便宜夫君的女子,那裡是個媵女?
喜歡紅塵煉心之心有千百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紅塵煉心之心有千百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