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
黑暗中,蜷縮的李月弦聽見了鈴鐺聲。
那是打更人的鈴鐺響。
一次,代表一更天。
叮鈴鈴。
鈴鐺聲又響了。
兩次,代表了二更天。
李月弦在黑暗中均勻地呼吸,她的聽覺變得敏銳起來了,好像從未有過如此敏銳的聽覺。
叮鈴鈴。
鈴鐺又響了。
三次,代表了三更天。
李月弦一直以來都聽說過這座江邊小城流傳的那個古老的傳說。
傳說,這個座小城的打更人永遠不打第四更,如果第四更敲過,迎來的將是如洪水般滔天的災難,將聽見第四更聲的所有人淹沒進浩劫之中。
所以,每一個晚上她在朦朧的睡意中都會仔細去聽那窗外若有若無的打更聲。
一道。
兩道。
三道。
然後
黑暗中,微弱的金色眼眸睜大了,眼中似乎蔓延出了滔天的恐懼,如海嘯般溢出眼眸,讓她想要呼喚什麼,但卻死死地卡在喉嚨裡不敢發出任何一點聲音。
叮鈴鈴。
四次,代表了四更天。
同時,也代表了災厄的到來。
—
凜冽的冬風吹過診所外的道路,培元診所本就開在老舊的小區內,在這裡道路四通八達,沒有路燈,也沒有人影,唯有的是月色照在石路上泛著冷光。
無聲無息之間,如透明的漣漪在黑夜中蕩起,就像薄膜一樣緩緩罩在了街道上。
月光更冷了一些,黑夜更深邃了一些。
在夜色中荒涼的街角,目力所能眺望的極限,黑色的霧氣從街道的儘頭蔓延,就像冬天的濃霧,它很快就吞噬了整個街道,讓一切都仿佛陷入了漆黑的夢境。
黑色的夢境中,有鈴鐺聲響起。
叮鈴鈴。
一聲。
一頂轎子晃晃悠悠而來。
轎子通體紅色,銀頂、黃蓋、紅幃,外罩鸚鵡綠呢,四麵置紗窗,懸珠穗。
叮鈴鈴。
二聲。
第二頂轎子緊隨其後。
轎夫八人,皆黑袍,戴黑紗,步履輕快,猶如懸空。
三聲。
那是輿轎,是最尊貴、最莊重,也是最豪華的禦轎如,清朝規定,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