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站3號線坐到終點站出地鐵再坐公交車。
路明非記得林年當初第一次給自己指路到他家的場景,林弦和林年,那對姐弟自從離開孤兒院後就住在這座濱海城市靠內陸的城郊,那是一片不存在小區物業製度的換房小區。
所謂的換房小區就是因為城市建設規劃而拆遷後的住戶在得到賠償款後,通過下發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以及國有土地使用證,在被劃分所得的土地上,按照城市建設規劃草圖重新修建自建房。
原本這裡還是一片荒地,但現在已經有些年生的老房子一排排的並立在一起,高的七八層,矮的就四五層,在充當著居民樓的同時,底層的門市大多也被出租成了早點鋪子或者火鍋店,街上生機勃勃很有生活的煙火氣息。
路明非的目標很明確,他不知道來過多少次這片小區了,每一塊地皮都到了踩熟爛的地步,哪家早點鋪包子皮薄肉厚,哪家油條絕不用地溝油絕對算得上門清,包括現在他就站在街口處的薄餅攤前發呆,做薄餅的大娘還是和記憶中的一樣戴著那頂像模像樣白色廚師帽,手藝嫻熟,薄餅香氣撲鼻,隻是攤位上不再有那個收零錢自己找錢的鐵盆,有的隻是一張簡單的二維碼。
路明非捏了捏鼻梁覺得頭暈,薄餅攤的大娘見他站了老一會兒了親切地問他要不要買一點,他婉拒之後隨口問最近林年有沒有來買過東西吃,結果本該對林年有很深刻印象的大娘卻是一臉疑惑,林年?是哪家的娃兒?不認識,不曉得。
他抱著沉重的心態走進了街巷裡,四周都是他熟悉的景色和布置,唯一區彆就是店家的裝潢由於時代的進步而更顯得精致了許多,但大體不該變的都沒變,以及最後路明非站在的那家麻辣燙樓下,招牌名是“好兄弟麻辣燙”,似乎昭示著路明非和林年友誼的開始,他們沒少在這裡吃過麻辣燙,老板經常給打折,由於林弦以前在這裡打過短工的緣故,看在老朋友和老鄰居的麵子上,他們兩個還被免單過一兩次。
都是爛熟的記憶,路明非穿過麻辣燙的門市走進了裡麵通往樓上的樓梯,一路向上爬到了四樓,在那扇熟悉的防盜鐵門前停住,看著上麵倒貼的福字心中有些莫名其妙的緊張。
他敲響了鐵門,不時裡麵傳來了腳步聲,然後是鐵門門鎖被打開的“喀拉”響,門被推開了,路明非下意識後退一步,然後看見了一個禿頭的大叔穿著拖鞋撓頭往外瞅,“拉過哦(誰啊?)。”
“不好意思,請問這裡是林年家嗎?”路明非內心已經沉到了穀底。
“林年?哪過?認求不到,你是不是找錯了哦?”禿頂大叔一口正宗的四川話,奇怪地看著門口的這小子,“這兒一直都是我們在住哈,你娃兒應該找錯地方了,問清楚了再來尻門,清晨八早嘞”
防盜門被關上了,路明非站在門口好一會兒,樓道外的光照在他的牛仔褲上有些發白反光,他緩緩地蹲了下來,雙手抱著頭原地悶了好一會兒,之後忽然又站起來,轉身就咚咚咚地跑下樓,衝出麻辣燙店鋪後一路向著地鐵站狂奔。
地鐵3號線坐到觀音廟然後轉2號線,下車後坐12路公交車三個站台到市少年宮站下車。
路明非一口氣都沒歇,直接跑進了少年宮,直奔劍道館,門衛崗亭刷短視頻的門衛抬頭看了一眼。
不一會兒後,門衛又看見路明非原路跑出去了。
上地鐵,轉站,下車再一路奔跑,路明非這一次又站在了仕蘭中學,他的母校門口,今天沒有課所以大門是關閉的,他繞了一大圈來到了以前和林年一起溜晚自習去上網的低矮圍牆外,一個衝刺起跳單手翻了過去,落地後轉頭看了一眼圍牆內側邊上那個壞掉的監控,再頭也不回地跑向教學樓。
上樓,進教室辦公室,找到自家班主任的工位,從抽屜裡翻出了不知道三模還是二模的試卷快速點翻了起來,蘇曉嬙、陳雯雯、柳淼淼、徐淼淼、梁問道熟悉的名字一個個翻過,越是翻得快路明非的表情就越沉,直到最後一張卷子點完,他猛地就把卷子摔在了桌上,“不對他這個時間點早就離校了”
他想到什麼似的,拉開了抽屜翻找出了一張班級照,確定右下角的時間戳是入學時候的照片,再從照片裡陽光燦爛的笑臉上一個個找,最終憤然一拳砸在桌麵上,整張桌子不堪重負在“吱呀”的斷裂聲中應聲垮掉!
路明非站在辦公桌的廢墟前,看著地上照片裡的自己孤零零的模樣,往後一屁股坐在那張二手市場淘來的人體工學椅上扶額捂臉深呼吸。
辦公室裡牆壁上的時鐘“滴答、滴答”響,路明非坐在椅子上一動不動,不知道多久,他才忽然站起身,離開了。
當他走出教學樓時,外麵已經是夕陽西下。
—
“一定是騙子搞的!而且是小區裡的熟人!熟人才知道我們家的情況!”嬸嬸一掌拍在信上,語氣不容置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