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劉邦最傑出的能力是什麼,那很多人估計都會引用劉邦說過的一句話。
那就是“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這段話源自史記,劉邦本人有沒有說過這句話,那誰也無法說清楚。但這段話也相當精準的勾勒出了後世人對於劉邦的看法,那就是劉邦這個人最大的才能就是使用人才,能夠發揮出人才最大的作用,最後借助這些人才一統天下。
這就是有關劉邦最傑出的能力是什麼的,千百年來的最正確答案。
劉旭也沒有認為這個答案是錯的,隻是他認為這個答案不夠全麵,甚至還有失偏頗。
不錯,劉邦確實非常善於使用人才,也讓這些人才都發揮出他們應儘的作用。但這個能力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些人才得為劉邦所用才行。
史學界一直有一個論斷,那就是古往今來開國難度最高的,是劉邦和朱元璋兩人。
當然了,你如果算上近現代的話,那開國難度最高的人就會變成三個。
那古往今來如此多的王朝,為什麼是劉邦和朱元璋兩人開國難度最高呢?
這自然是因為這兩人的起點最低,一個是鄉下派出所所長,一個乾脆就是小乞丐。
與之相比,秦始皇本身就繼承了一個強大的秦國,司馬懿是世家出身,楊堅他爹是北周的上國柱,李淵他爹也是北周的上國柱,趙匡胤他爹是節度使,忽必烈是黃金家族的後裔,皇太極也是王子出身。
這些開國皇帝從一出生開始,背後就有其家族累積下來的龐大資源,最重要的是能夠天然的得到許多人才的效忠。
他的身份擺在那裡,全天下的人才就會主動地投奔於他,心甘情願的被他驅使,好換來日後的錦繡前程。
但劉邦和朱元璋就沒有這樣的好處了。
就拿劉邦來說,他早年最大的偶像是信陵君,20多歲的時候還千裡迢迢的跑到信陵君那你想要當對方的門客,結果還沒有趕到,信陵君就已經死了。
而那個時候曾經當過信陵君門客的張耳,因為娶了個有錢的老婆,居然也開始招納門客了。
劉邦就去投奔張耳,兩個人成為了好兄弟。
後來張耳犯了罪,被秦國捉拿,於是劉邦隻能無奈地返回家鄉。
若乾年後,劉邦和張耳幾乎同時起兵造反,後來劉邦還定三秦,出關和項羽爭鋒,張耳也是第1個響應劉邦的諸侯王。
之後便儘心竭力的幫助劉邦作戰,最後被封為趙王,居然神奇地獲得了善終,因為異性諸侯王裡麵為數不多的能夠死的安穩的人。
從張耳就能夠看出劉邦最重要的一項能力,那就是交朋結友的能力。
正常人跑到張二那裡去當門客,就好像是員工去公司打工一樣,見到老板那基本上都是低眉順眼,像個小媳婦兒一樣的聽話和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