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div邠州城外曠野之上,無數火紅色的旌旗在勁風的鼓蕩之下獵獵而動。
兩營五千五百餘名明軍,在曹文詔的指揮之下於邠州城外已是列陣以待。
曹文詔領兵列陣於邠州城下左側,而左良玉則是領兵列陣於邠州城下的右側,兩營相隔隻有三百步,互為呼應。
陳望緊挽著韁繩,控製著座下的不安的戰馬。
在他的身後,九名頂盔貫甲的騎卒分列於左右。
左右各立四騎,中央一騎手持著陳望的把總旗。
把總認旗為藍底白邊,認旗長三尺,斜角有邊,同樣是三角旗,認旗之上上書三個大字——左右司。
杆高一丈一尺,用纓頭號帶一條,長五尺,纓為黑色,號帶為紅。
一營分三部,分彆為左、中、右,旗幟之上從來寫的都是左、中、右。
之所以稱為前、中、後三部,是因為在行軍之時,左部排前,中部居中,右部居右。
因此在行軍之時習慣性稱呼前中後三部,左部即是前部,右部即是後部。
陳望現在的把總位,就是左部右司的把總之位。
列陣而戰,軍陣展開,左部需居於大陣的最左麵為大軍左陣。
而作為左右司把總,陳望則是要領兵列陣居於左陣的右方,邊應本部千總,這個位置同時也靠近中部軍陣的方向,需要和其協同作戰。
現在他麾下的四局的戰兵皆是排布著緊密的軍陣,三局新兵在前呈一字排開。
另外一局的老兵站於新兵三局的後方,散開成了長陣。
這些老兵這一場大戰的任務並非是殺敵……
他們的任務很簡單,無論前麵三局誰膽敢轉身向後,皆斬!
他們就是這一場大戰的督戰隊。
陳望頭戴著高頂頓項盔,身穿無袖對襟魚鱗甲,兩臂配戴著環鐵臂縛,挎刀配弓。
這一戰,他已經是全副武裝,甚至是在外罩的那副魚鱗甲下他還穿了一件鎖子甲,一共兩層的甲胄。
就是身下騎乘的戰馬也穿戴上了半身馬甲。
如果不是此時正值夏日,炎熱難耐,陳望甚至還想將布麵甲也穿上。
明末之時的鍛造工藝其實並不差,之所以武備奇差隻是因為官員貪腐。
九邊的明軍的戰馬基本都不裝備重型馬鎧,沒有什麼具裝甲騎。
不是工藝不夠,也不是戰馬不行,而是不實用。
此時歐洲開始出現的那些罐頭騎兵,他們的馬鎧和盔甲防護確實堅固,但是真將起放到遼東戰場之上。
隻要敢出城野戰,不是被蒙古的輕騎纏的精疲力竭,也會被後金的重步兵錘翻在地。
那些身穿三層重甲的白甲兵,也就是巴牙喇兵,身上甲胄的防護其實已經達到了一個十分恐怖的地步。
還在遼東之時,陳望一共取了七名後金兵的首級,其中有一個就是後金的白甲兵。
那個白甲兵在四十步的距離被鳥銃命中之後,仍然沒有倒下,衝入陣中更是連殺七人,猶如一台人形坦克一般。
無論是雁翎刀,還是長槍,都無法對其造成任何的傷害,最後是他拿著鐵骨朵將其錘翻在地,然後拿著短刀刺入麵門,才了結了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