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弟子跑去問莊子,這可怎麼辦啊?莊子無奈,隻能說我要處於無用和有用之間。顯然莊子也知道亂世之中,有用和無用一樣要死。之所以不死,那隻是幸存者偏差,隻是偶然,隻是運氣。
】
莊子希望找到一個確定的狀態,來保持自己的生命。可是亂世之中,哪有什麼確定的狀態,能活著隻能說是運氣,運氣差了,不管有用還是沒用一樣都得死。
“你認為什麼都不做,就可以確定了麼?顯然不是,什麼都不做其實是在違背彌留之國的規則。所以去戰鬥才是真正的確定之路。”杜蘭說道。
“為了自己的確定,就要消滅彆人的確定麼?”有棲良平說道。
“眼下是這樣的,所以才需要記錄資料,才要不斷累積經驗。遠古的時候,人類為了得到確定,會殺人獻祭,隻求下雨或者求太陽照常升起。那不比現在更殘酷?隻有當人類累積了足夠的經驗,才會意識到殺人獻祭是多麼愚蠢,才會意識到下不下雨和太陽升不升起都不是人類決定的,獻祭也毫無意義。”“現在也一樣,眼下人類為了追求確定而廝殺,但隨著後人對彌留之國的理解越來越多,對規律越來越清晰,就會明白現在的廝殺就和遠古的獻祭一樣。到時候人在彌留之國也一樣可以建立文明。隻是眼下我們的經驗和知識不夠,所以廝殺還是有必要的。遠古的獻祭在當時而言是有意義的,所以廝殺在現在而言也是有意義的。”
有棲良平的理想很好,可是理想也需要經驗和知識支撐,一旦人類掌握了彌留之國的規則,自然會做出改變。
但在出現落實理想的土壤之前,有棲良平要做的就是收好理想,準備廝殺。
有棲良平沉默著,他意識到自己的力量是那麼渺小,對抗不了彌留之國。就和遠古人類無法對抗夜晚的黑暗一樣。
在黑暗中,原始人瘋狂地祈禱太陽升起。現在他也一樣瘋狂地祈禱和平。
原始人獻祭祈求確定性,不惜把敵人當做祭品。彌留之國也一樣,玩家和合法居民為了確定性,不惜殺死對方。
最終原始人放棄獻祭,是因為他們意識到太陽每天都會升起,而且他們還掌握了火焰,沒有太陽也能抵抗黑暗。經驗和知識替代了獻祭,但累積經驗和發展知識的過程卻持續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
一個人的生命不過幾十年,能做的就是累積經驗和知識罷了,有棲良平意識到自己的理想無法在這一代實現,那麼他隻能把理想繼承下去,這一刻他終於對世界達成了和解。世界上的不合理不是被理想擊敗的,而是被經驗和知識擊敗的,想要實現理想不是要和世界對抗,而是累積經驗和知識,並且傳承下去。
世界不仁,並不是用仁去對抗。老子說了,仁對抗不仁,最後什麼都不會改變,需要的是調整自己的姿態,把自己放在水的位置,處於眾人所厭的地方,孕育萬物。而孕育萬物需要的是營養,這些營養就是經驗和知識。
這一刻有棲良平超越了仁和不仁,到達道法自然的境界。
杜蘭表示自己終於完成了人生導師的目標,教育了中二少年,心滿意足,這個時候隻要微笑就很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