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帝可以一直強大,那舊勢力根本不用改變。問題是曆史沒有終結,他們身上的原罪真成原罪了。
就好像林衝上梁山,結果梁山的老大從晁蓋變成了被林衝殺死的人的親屬,這不就尷尬了麼
那林衝的投名狀不但沒有幫助,反而成為了進入梁山的最大阻礙。
島國的舊勢力也是如此,拜戰犯確實是穩定內部的好辦法,可是外部的環境卻在改變。他們拜戰犯的行為不但沒有了幫助,反而成為了阻礙。這個時候就會有一部分人想要建立一個新祭壇,就會說我是乾淨的,我祖上可沒參加戰爭。
議會和財閥會分裂成三部分,一部分繼續拜戰犯,一部分不去拜了,一部分是人不去但送祭品。
會進行激烈的鬥爭,所以拜戰犯其實是他們對內的控製手段。可是隨著時代的變化,這種控製手段會出現大問題,分裂是必然的,甚至可以說被淘汰也是必然的。
然後島國內部又會尋找新的祭壇,又會繼續爭鬥。而鬥來鬥去,其實還是以前那幫人,他們從幕府時代就存在,上級武士和藩主,廢藩置縣之後,轉變為議會和財團,幕府也變成了議會,但本質並沒有什麼改變。
以前他們通過武士道進行團結,現在則是通過拜戰犯進行團結。等到拜戰犯無法團結,估計也隻剩下遣唐使這個玩法了,通過朝貢獲得合法權,曆史繞了一個圈,很可能會回到原點。
這也是合法權的問題,幕府肯定不會回來了,議會是更容易讓上級武士和藩主們討價還價的地方,比幕府好多了。
當然也不隻是島國如此,古希臘,古羅馬都一樣。羅馬在進入帝製以前,也隻是不同地區部落的聯合體。
古希臘也是一樣,議會就是部落代表爭奪政策和利益的地方,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整個國家的規劃,隻是為了自己的地區利益。如果能從外麵搶來利益,那麼一切都都好,大家也不會太對抗,因為大家都有利益,多點少點罷了。
一旦搶不到利益,那議會就沒什麼用了,該怎麼打就怎麼打,就是部落派出最能打的去爭取利益。
議會從一開始就是這麼一個地方,一旦國家遇到問題,大家都會先保自己的利益,而不會是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從一開始就沒有過這種說法,以前沒有,以後也沒有。
等到國家真的完蛋的時候,就有兩個可能,一分裂,二出現暴君。到時候公民肯定受不了,他們會選一個人出來帶領他們繼續擴張,跳過議會這種沒效率的方式,直接由暴君負責資源分配,開動戰爭機器。
議會不給力是因為沒有搶到資源,解決辦法就是去搶。公民全力以赴,隻要搶奪就行了,搶到就是賺到。
但這種方法並不能長久,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結果都是消亡,不可能一直靠外來資源維持內部穩定的。但議會的老鄉紳又不會為國家出謀劃策,因為議會存在的目的就不是為了全國一盤棋。
所以島國派遣唐使,通過閉關鎖國控製和大國的貿易壓製國內,是擴張、分裂之外的第三條路。使用議會製度的小國都可以試試,這也是萬國來朝的原因。不是因為大國多麼多麼了不起,而是因為小國通過朝貢控製了內部,是小國的內生需要,這也是儒家文化區的本質,不是擴張不是分裂,是對內控製。(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