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請使者指示。”
“長老可還記得,我之前提及的那件錦襴袈裟。”
當雄丕提及錦襴袈裟這名字時,他注意到金池長老那因為蒼老而變得渾濁的雙眼,在這一瞬間變得明亮了起來。
“記得,當然記得。”
“等那取經人抵達觀音禪院後,不知長老能否將這件錦襴袈裟要到手,然後藏起來,以此來為難取經人。”
金池長老的眼睛更亮了,他整個人看上去,給雄丕一種年輕了好幾歲的感覺。
“隻需要藏起來即可?”
雄丕點了點頭:“那取經人肯定會向長老討還袈裟,長老可借此機會,質疑取經人是否有資格持有袈裟,與他進行各種佛法辯論,如此多設置幾個難關。”
雄丕最初的方案,是打算照抄西遊記,讓金池長老燒一波唐僧他們,不過這個計劃被觀音駁回了。
駁回的理由很簡單,修建觀音禪院的價格可不低,如果火燒了觀音禪院,這要給多少香火補償。
最後雄丕參考了另一版的電視作品,改為這個佛法辯論。
按照這個方案,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雄丕還有希望可以不用和猴子正麵交手。他可以在偷來袈裟後,繼續這個方向,和猴子比一比誰更誠心。
“這個簡單,貧僧其他的不敢說,但對佛法的理解還是非常有自信的。就是不知道,如果那取經人佛法不如貧僧,那這袈裟?”
金池長老眼底的意思非常明顯,雄丕一下子就讀懂了他的想法。
“這個袈裟,長老私底下交給我就行,我還有其他安排。”
錦襴袈裟可是如來給唐僧的法寶,這劫難過後肯定是要還給唐僧的。
當雄丕提到需要將錦襴袈裟交給他的時候,金池長老眼底閃過了一絲不舍,以及一點其他的情緒。
不過這神色消失的非常快,而雄丕也沒有一直注意金池長老的情緒,並沒有發現這一點。
不過他也明顯感受到,金池長老對錦襴袈裟的欲望。
【上次是不是不應該將袈裟的功能都說出來,不入沉淪,不墮地獄,這有點太過於吸引人了。】
雄丕反思上一次犯下的錯誤,金池長老身為凡人,對於錦襴袈裟這效果,會有欲望也是正常的。
為了防止金池長老的欲望導致問題,雄丕再三思考後,再次開口:“我已經和觀音大士報備過了,隻要這次劫難中,長老表現良好,觀音禪院成為普陀山定向合作點的事情,不會有什麼問題。”
說這話的時候,雄丕一直盯著金池長老的雙眼。直到看到金池長老眼中閃過興奮的光芒之後,他才放下心來。
想必有普陀山定向合作點這個好處,金池長老對錦襴袈裟的欲望應該會有所下降。
金池長老能將觀音禪院運營到這個規模,智慧肯定不會太低,不會被錦襴袈裟蒙蔽了雙眼。
“來,喝酒。”
交代妥當之後,雄丕繼續將酒杯滿上,與金池長老對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