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國的神話傳說中當中,都有巨人的傳說或者是身影。”
“希臘神話中的百手巨人、百眼巨人、獨眼巨人。”
“北歐神話中的創世巨人約頓巨人,還有最出名的始祖巨人尤彌爾。”
“凱爾特神話中的佛摩爾巨人族。”
“還有我們最為熟悉的《聖經》裡麵記載的大衛和歌利亞巨人。”
其實現代一些生物考古中。
零落的在世界各地發現一些驚人的巨人骸骨。
比如是人類的腿骨或者是脛骨之類的。
如果按照挖掘出來的骸骨來計算整體。
那麼這一些原主人可能有五米到十米的身高!
對於我們現在人類來說,的確算得上是巨人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在那一個巨大生物橫行。
比人還大的飛天蟑螂。
兩米多長的蜈蚣。
在那一個氧氣濃度遠高於現代的時代。
曾經真的有過巨人呢?
現在的樹木可能隻不過是當時的小草而已。
那麼如果當時存在人的話,必然也是比現在要更加體型龐大。
也就是傳說中的巨人了。
“可是誇父到底為什麼要追逐太陽?”
“大家有沒有想過?”
“大家知道誇父是巨人,是上古的神明。”
“為了追個太陽,把自己的命給弄丟了。”
“這值得嗎?”葉真提出了疑問。
在大家上學的時候,大家隻是照本宣科的學習而已。
都沒有想過真正的內核問題是什麼。
所以我們在教育階段都隻是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來沒有教過我們怎麼去提問題。
就像數學老師在課堂上,“這一題還有誰不會?”
“不會的舉手!”
如果你舉手,隻有你一個人。
老師會說:“怎麼就你一個人不會?都說了多少遍了。”
要不就是,單獨幾個同學舉手。
老師會說:“伱們個彆幾個同學下課來找我。”
所以就沒有多少人舉手了。
如果你在課堂上去問老師,“老師,誇父為什麼要追逐太陽啊?”
老師一定會用各種理由來搪塞你,因為老師他也不知道。
甚至會覺得你問的問題非常無聊,和學習無關。
“因為誇父逐日的背後有一場陰謀。”
“一場上古時期的巨大陰謀!”
“誇父逐日大家都知父最後死了吧。”
“可是如果誇父死了的話。”
“後麵記載的是誰?
《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記載:應龍已殺蚩尤,又殺誇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誇父,不得複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同樣是《山海經》中的內容。
為什麼明明已經在追逐太陽過程中渴死的誇父。
還會記載誇父被人殺死的記錄?
這不矛盾嗎?
觀眾再遲鈍也發現了端倪。
“誇父不是死了嗎?怎麼又被殺了。”
“誇父好慘,死了又死。”
“不對,這還記錄了兩次,說明非常重要。”
“會不會是記錯了啊?還是同名同姓的人。”
葉真搖了搖頭道:“裡麵古神的名字都隻有一個,並不會重複和重名。”
“誇父從始至終都隻有一個。”
“那為什麼誇父會死兩次?”
“答案隻有一個。”
“那就是古神誇父。”
“複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