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南方各地遭遇普遍旱情的時候。
紅草鎮北部的大片農田,此時卻表現出兩個極端現象。
接了海陸豐公司大豆種植合同的農民,種植的大片大豆表現非常好,哪怕是天氣非常乾燥,也生長得鬱鬱蔥蔥,二月底種植下去之後,就澆了三次水,現在已經開了。
而還是按照傳統習慣,種植水稻的農田,一部分沒有及時澆水的水稻,出現生長遲緩,植株矮小的情況。
甚至一小部分比較嚴重的水稻,不僅僅葉片的生長會受到抑製,新葉難以展開,老葉開始發黃、枯萎。
這些水稻的抗逆性也變弱了不少。
哪怕是水庫及時放水,仍然沒有辦法照顧到全部的水稻。
好在周圍有一萬畝水稻田改種了大豆,這些大豆不需要澆水,才保住了絕大部分水稻,不然用水會更加困難。
而接下來的五月份,更是水稻的抽穗期,如果還是沒有下雨,那麻煩就大了,畢竟水庫的水也是有限的,還會大量蒸發,除非打井抽地下水。
紅草鎮和陶河鎮還好一點,有一萬畝大豆替代了水稻,讓水庫的水可以集中給剩下的水稻,加上放棄掉一部分地勢比較高的水稻田,可以爭取保住剩下的三萬多畝水稻。
但是其他地方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如果附近有大河、大湖或者大水庫,還可以保住一部分產量,如果沒有,隻能申請抽地下水澆灌了。
江淼來到了黃江河對麵的梅攏鎮。
這平原麵積比較大的梅攏鎮,西北部不靠近黃江河道地方,隻能靠幾個水庫維持灌溉。
不過有幾個村周圍是沒有大水庫的。
比如江淼眼前的梅聯村。還有靠近梅攏鎮鎮城西南側的嶼嶺村、雲路村、東家亞村等,都受到了嚴重的旱情影響。
這些被旱情重創的水稻田,加上地勢比較高,周圍沒有大水庫存在,因此地的水稻普遍矮小、葉片焦黃。
梅攏鎮鎮長陳新崗也和江淼一起,看著眼前普遍長勢不佳的水稻,他麵露難色:“我看天氣預報,說未來一個月極有可能都沒有雨,難辦呀!”
“可以抽地下水臨時應急。”另一個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提議道。
陳新崗無奈地說道:“隻能如此了。”
江淼本來是不想過來的,但是去年討論好的稻豆魚項目,今年遭到了不小的挫折,讓他不得不親自過來一趟。
“陳鎮,其實除了抽地下水之外,還可以使用另一個方案來緩解當地用水的難題。”
陳新崗非常好奇地看向江淼:“江總,你有什麼好建議?”
“放棄一部分地勢比較高的水稻田,全部改種我們公司的新品種大豆。”江淼繼續補充道:“將水集中給剩下的稻基魚塘,這樣做可以保住一部分稻基魚塘養殖的埃及塘虱,又可以將那一部分沒有太多水的稻田種植大豆。”
“新品種大豆可以那麼耐旱?”陳新崗瞪大眼睛。
一旁的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倒是反應過來了,他點了點頭:“陳鎮,江總說得也沒錯,目前紅草鎮、陶河鎮等七個鎮種植的大豆都沒有澆水,成功扛住近一個月,我認為可以試一下。”
聞言,陳新崗思考了一會,他想到江淼和海陸豐公司的技術,便覺得這件事大有可為,便拍板定下來:“江總,我同意這個安排,請你公司和各村的合作社談吧!”
“沒問題。”
江淼很快就讓種植事業部的副經理出麵,和梅攏鎮各村的合作社討論,調整稻基魚塘的種植。
很快根據地形地勢,挑出了其中的7600畝稻基魚塘,重新用拖拉機打了一遍,然後將之前冷凍起來的大豆根塊種植下去。
春節後收割的600畝大豆,根部也一並被收割回來,平均每棵大豆會結12~15個根塊,每一個根塊都可以單獨發育成為新的大豆。
因此這些根塊足夠種植7600畝。
隨著舍棄這7600畝水稻,加上一部分靠海的埃及塘虱養殖場使用鹹水、鰻魚養殖場改用海水,剩下的22萬畝水稻田,用水一下子獲得緩解,連蓮藕田的用水也獲得了很大程度的緩解。
江淼將事情交給公司的管理層之後,就回到了本部。
還沒有消停幾天。
四月底,又有人登門拜訪了。
紅草鎮北部的大片大豆田上。
十幾個研究員非常好奇和驚訝地看著眼前的大豆。
“教授,這品種不錯呀!”一個華南生態公園大學的農學博士生仔細打量著這些大豆。
一旁的汕美農科院負責人蕭碣石則與有榮焉地介紹起來:“王教授,這是我們汕美本地傑出企業家,江淼教授團隊培育的新品種大豆,這一片種植品種叫仙豆1號。”
“江淼教授?”那個博士生突然想起來:“是海陸豐公司的創始人吧?”
蕭碣石臉上帶著自豪的神色:“是的,江教授團隊去年就在本地推廣種植新品種大豆,這些都是今年二月底種植的。”
一旁默不作聲蹲在田隴旁的王教授自然知道江淼的大名。
王教授的名字是王英祥,目前是是華南生態公園大學的二級教授、傑青,同時還擔任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實驗室研究員,2022年至今在華南生態公園大學的生命科學學院任教授、院長。
江淼雖然是獅子山農業大學畢業的,但他並沒有拒絕其他農業大學的畢業生加盟。
目前海陸豐公司已經累計在華南生態公園大學招聘了近七十名應屆畢業生。
本來這一次王教授團隊隻是來粵東考察,順便和當地農科院合作,收集一些野生的大豆種子。
王教授的研究領域也是和大豆有關,分彆是:
植物生殖發育的遺傳和表觀遺傳調控機製領域,主要以擬南芥和大豆為材料,研究減數分裂重組的分子機製及在育種中的應用探索。
另一個研究方向,則是大豆適應熱帶亞熱帶的分子遺傳基礎和新種質創製,致力於探索大豆適應熱帶亞熱帶環境的遺傳基礎,通過基因編輯等技術創製新的大豆種質資源。
前天他們在鵝城農科院考察完畢,便開車來到了汕美農科院拜訪。
汕美農科院負責人蕭碣石一聽到王教授團隊的來意,便想起了海陸豐公司在紅草鎮等地推廣種植的新品種大豆,他便親自帶王教授團隊過來這邊考察。
仔細大豆葉片背麵結構的王教授,眉頭緊皺著,然後他抬起頭來問道:“蕭院,這個品種的詳細情況你們知道嗎?”
“知道一些,畢竟海陸豐公司已經申請了各項專利,甚至連基因專利都申請了,在目前實驗種植階段,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去年就批準了實驗性種植,我們單位也是協助機構之一。”蕭碣石笑著解釋起來。
王教授一邊拿出一瓶礦泉水,一邊問道:“方便告訴我們一些具體情況嗎?”
“沒問題。”
而王教授已經將水倒在大豆葉子上,他聚精會神觀察著。
一旁的蕭碣石則開口向眾人簡明扼要地介紹了一下仙豆係列的情況,當然他知道內容,其實是初版的內容,關於仙豆係列的根係新特性,那是後期種植過程中發現的,目前還沒有申報給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
聽完蕭碣石的描述,王教授死死地盯著那幾片葉子,上麵的水珠不一會就被吸收了。
“竟然這麼快?”另一個研究員瞪大眼睛。
王教授同樣震驚不已:“大概隻要十幾分鐘左右,就可以將葉片上的水分吸收,怪不得可以如此耐旱,這是全新的特性。”
“我還聽說這些大豆根係和普通大豆不一樣。”
“不一樣?”王教授拿出一百塊錢遞給一旁的農民:“老鄉,我給你一百,讓我拔幾棵大豆回去研究。”
“可以,隨便拔。”老農民露出一口白牙,收下了一百塊錢。
當然,這是看在蕭碣石這個帶路人的麵子上,不然這種行為可能會涉及種苗盜竊。
一旁的博士生蹲下來,想幫王教授拔大豆,然而他憋足勁,卻沒有成功將大豆藤和根部一起拔起來。
“行不行呀?小宋你要多鍛煉身體呀!”另一個研究員開玩笑著。
“不是,這大豆不對勁呀!”小宋滿臉通紅地解釋著,然後他拚儘全力,終於將大豆連根拔起:“呼呼…搞定。”
然而王教授等人卻呆若木雞。
他們死死地看著這棵大豆的根係。
“這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