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遠在隴山以東的安定吏民紛紛起事響應蜀軍是出乎曹真意料之外的,畢竟蜀軍還尚未前往安定,雖說有蜀人細作大肆蠱惑人心的緣故,但安定吏民反魏投蜀也太過主動和急切了吧,難道說雍涼百姓的心就真的不在大魏這邊?
“不、不會的,蜀軍現在不過隻肆虐了四五個郡,涼州和關中仍在我大魏手中,那些降蜀之人不過是見蜀兵一時勢大而違心附逆罷了,天命仍在我大魏。”郿城內,曹真看著安定剛剛送來的急報暗暗想道。
曹真到關中已有多日,起初他還真以為郿城附近的漢軍是諸葛亮率領的主力,一到長安就趕緊聚集關中數路兵馬連從洛陽帶來的兩萬中軍共三萬多人前往郿城禦敵。
到了郿城,就望見城外漢軍營寨內旌旗密布、軍帳重重,果真是大軍雲集、來勢洶洶,結合之前關中魏軍探得的漢軍在斜穀興造邸閣囤積糧草的情報,曹真當時就信了五六分。
第二日對陣試探後,他又看到了諸葛亮的大纛以及披掛白甲、手持銀槍在陣前叫戰的漢軍老將趙雲,更是對諸葛亮率主力在此深信不疑了。
於是,他一麵收縮防禦不再出戰,一麵遣使回報曹叡請求派大軍支援。
誰知過了十餘日,隴西來報,諸葛亮率數萬大軍忽出祁山直入隴西,天水、南安、廣魏三郡幾乎陷落,惟有郭淮奔至上邽守住了這一隴右重鎮。
曹真聞言大驚,直到此時方才明白中了諸葛亮的疑兵之計,原來不僅長安那路漢軍是疑兵,就連郿城這一路也是疑兵,漢軍的真正目標卻是隴右。
他不敢耽擱,趕緊派人將這一軍情急報曹叡,然後又領兵出城攻打漢軍,希望儘快將這路疑兵消滅然後上隴救援郭淮。
可是趙雲一見到城裡的魏軍一反常態大舉進攻,當即就明白疑兵之計已被看破,於是固收營寨不予出擊。曹真來攻時,安排強弓硬弩、亂箭齊發,直射得魏軍人仰馬翻、死傷連連。
曹真見漢軍營寨難以一時卒破,隻好收兵還城,另做計議。之後,曹真數次來攻,屢施計策,趙雲鄧芝都不為所動,一意堅守,隻要拖住曹真。一時間,兩軍對峙,勝敗難分。
洛陽魏國君臣已收到曹真的急報,得知了漢軍主力不在箕穀而在隴西,且天水、廣魏、南安、安定四郡的官吏和百姓皆叛魏歸漢,紛紛舉事響應,隴上諸郡獨隴西一郡和上邽等四五座城池還在曹魏手中。
曹叡連忙升殿設朝聚集文武群臣商議應對之策,可是眾臣都被季漢這一整套眼花繚亂的連招打得方寸大亂,議來議去都未議出一個良策。
曹叡見群臣似有喪膽之色,暗道須使眾人安定下來方能議事,於是哈哈一笑:“眾卿,隴右雖糜爛,但關中和涼州尚在我大魏手裡,如今不過數郡陷落,卿等何故慌亂至此?
原來諸葛亮阻山為固,不易攻打,現在他自己出來了,正符合兵書引敵外出的道理。況且諸葛亮貪圖四郡,知進而不知退,今因此時,破亮必也。”
群臣見皇帝如此鎮定,語氣中充滿了自信,當即冷靜下來,低頭思索破敵之計。
片刻後,太尉華歆出班奏道:“陛下,蜀軍雖然一時攻勢凶猛,但察其兵力攏共不到十萬。而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以強擊弱、以多打少,焉有不勝之理?
且祁山堡、上邽、隴西郡仍在我大魏手中,隴右並未全部淪陷,臣請陛下速遣數萬精兵上隴支援。隻要我大魏天兵一到,再聯合郭淮等隴上眾將,臣料諸葛亮等宵小必遭大敗。”
曹叡點了點頭,發兵救援自是應有之義,隻是僅這樣就行了嗎?
曹叡還在思量,陳群又出班奏道:“陛下,華太尉所言乃是正理,但臣以為光遣援軍猶有不足。”
“哦,依卿之意還該如何?”
陳群道:“陛下,諸葛亮逞凶肆虐雖是一時之勢,但關隴眾人膽寒懼敵卻是真的,且隴右不少吏民附逆作亂足見我大魏天威未能遠播。
故臣以為陛下應該禦駕親征,親往長安坐鎮,督促眾將,威懾不臣,如此人皆用命,蜀軍可退。不然,長安有失,關中危矣!”
“善,愛卿此言甚合朕意。”曹叡頷首讚道。
他本有禦駕親征前往長安坐鎮之意,唯恐群臣勸阻,不好說出,沒想到此刻陳群出來勸他西征長安,當即順勢表露讚同之意。
果然,見到陳群這位司空力主皇帝禦駕親征,諸臣中縱有少數人不願也不好違逆皇帝和三公之意。
“眾卿,朕意已決,禦駕親征坐鎮長安,督率眾將,擊退蜀軍。”
群臣躬身應道:“陛下聖明。”
曹叡點了點頭,又道:“上隴救援刻不容緩,眾卿以為該遣何人領兵前去?”
“陛下,臣保舉一人。”
話音剛落,就有人應道,眾人尋聲視之,原來是太傅鐘繇。見是他出來舉薦,眾人恍然大悟,此公曾為司隸校尉,鎮守關中多年,熟知關西地理人物,他有合適人選確是應該。
曹叡問道“何人?”
“左將軍張郃久在關西為將,熟知雍涼地理風物,且他用兵巧變、善列營陣,乃我大魏名將,昔日劉備都對他頗為忌憚,因此使左將軍前去,可破諸葛亮。”
曹叡點頭問道:“眾卿以為如何?”
現在五子良將就隻剩張郃一人,此人又數在關西作戰,由他前去拒敵群臣自無不可,遂齊聲道:“臣等附議。”
“好。”曹叡下定了決心:“來人,傳旨,命左將軍張郃速從荊州返回,加其位特進,命其速領五萬步騎前去隴西迎戰諸葛亮,朕隨後自領中軍前往長安坐鎮。”
三日後,張郃在宛城接到了曹叡的詔旨,不敢怠慢,當即拿著詔旨找到了頂頭上司司馬懿辭行。
曹叡繼位後,張郃就被調到了中線,與司馬懿一起鎮守荊州。前次司馬懿征討孟達,就是他留守宛城的。
臨行前,張郃特意向司馬懿請教進兵方略,說道:“都督,隴西情形危急,從洛陽去隴西近兩千裡路,某意拋開步卒領著騎兵先行一步,都督以為然否?”
“儁乂此言甚為有理,吾向來以為兵貴神速方能掌握製勝之機,前次吾去攻打上庸就是慢了諸葛亮一步以至功敗垂成,這一次希望儁乂能急速上隴扭轉戰局啊。”司馬懿回道。
張郃道:“隻是不知都督以為某該走哪條道路上隴?當前廣魏郡已被蜀兵攻占,隴山道的出口很可能不在我手,而陳倉渭水道的出口上邽仍在郭使君手中,且陳倉渭水道比隴山道近個一兩百裡,大軍似乎應該走陳倉渭水道啊?”
“哈哈,儁乂這是在考我呀。上邽雖還在我們手中,但蜀軍主力必會堵在上邽,且陳倉渭水道雖近,但道路崎嶇,不適合大軍行進。而隴山道雖較遠,但道路平坦,正適合騎兵奔襲。
儁乂要上隴當走隴山道迅速殺入廣魏、天水,那時諸葛亮必腹背受敵,蜀軍可破也。”司馬懿笑著說道。
張郃也笑道:“哈哈,都督此言與我可謂不謀而合,郃去也。”說著,翻身上馬,施禮告彆。
司馬懿拱手還禮道:“吾在宛城等著儁乂的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