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今日停船,逐鹿縣多了部分滯留的商隊,更顯熱鬨。
梁蕭和卓子房就在樓上,觀察來往車隊。
直到夜深人靜,逐鹿縣才暫時收起了不安分的繁華。
院子裡,梁蕭和卓子房正在月下對飲,桌上擺著沛縣地圖和兩碟小菜,燭光映照二人凝重的臉。
卓子房道:“兩地貿易如此頻繁,除了家奴貿易,剩下的大半都是米商,而今年秋收剛過不久,北方郡縣本可自給自足,卻又缺糧。”
“隻有一個可能,中原各地湧入徐州的人口,比咱們預想的還要多至少一倍!”梁蕭目光灼灼。
江北的一切,都是險和高收益並存,對梁蕭如此,對商人也是如此。
“不錯!”卓子房也難得興奮,道,“徐州之地,一馬平川,不似江南,能夠憑借長江天險禦敵,故而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如今徐州各地盜匪叢生,江南朝廷隻想偏安一隅,沛縣等地對其他人而言隻是燙手山芋,卻是你千載難逢的機會!”
“如你我所料,沛縣情況,絕不簡單。”梁蕭也頗為期待。
武朝收購江北這幾塊地,自然不是為了什麼收複中原,隻是武帝迫於輿論壓力做做樣子而已。
沛縣可是武朝高祖龍興之地,若長期丟失,不好向臣民交代,當朝武帝的正統性也免不了飽受非議。
當年西秦同樣有自己的內憂外患,比如匈奴和武朝,因此考慮到沛縣意義特殊,在西秦軍隊占領沛縣之後,西秦皇帝也明令禁止屠城。
武帝從西秦手裡買下沛縣等地之後,又以感謝西秦皇帝仁德為由,向西秦繳納重金,與西秦締結條約,西秦順水推舟,承諾不會主動進犯沛縣。
沛縣地處江北,獨木難支,朝廷又順手買了沛縣附近的幾個郡縣,重新整合為“徐州”。
徐州也被京城視為北疆,用作拱衛京師的預警屏障。
因此,朝廷隻需要應付徐州以北的匈奴,若是匈奴侵犯沛縣,為了“高祖故鄉”這個名頭,朝廷也不會輕易舍棄沛縣,必定會出兵支援。
司馬淩雲和司徒家揚名立萬,正是在徐州一帶抵禦匈奴的這場戰役。
即使朝廷不管沛縣,匈奴人想拿下沛縣,要麼借道西秦,要麼先攻克沛縣以北的幾個徐州郡縣。
目前他這個沛縣縣令隻需要提防周圍日漸猖獗的盜匪。
隻要他能頂住盜匪的壓力,沛縣這個看似最危險的地方,實則是短期內最安全的地方。
十年來,死在任上的沛縣縣令已有八人,無一例外,皆是死於盜匪突襲和俠客刺殺。
沛縣縣令,武朝第一高危官職,自沛縣回歸以來暫無生還記錄。
否則,人口規模超過七萬的縣城縣令不可能隻值兩千兩銀子,而他隻用了兩座莊園就能從王騰那裡爭取到沛縣的軍政大權。
卓子房注視著梁蕭,和梁蕭一起映入眼中的燭火,燃著希望。
“前路艱難萬分,你入主沛縣之後,必須以雷霆手段服眾,第一時間掌控軍權,防禦盜匪和偽裝成盜匪的匈奴兵、西秦兵。沛縣有不少本地豪族,你可以恩威並施,拉攏一批來打壓另一批。”
“等沛縣局勢穩定,若無敵國來犯,沛縣可以自己剿匪立功,順便收編部分可堪一用的匪徒。立功之後,你便可重金收買王騰,讓他協助運作,直到你升任徐州太守,從此徐州之地儘在掌握,組建精銳,以待良機!”
“若武朝大亂,徐州便以勤王為由,入主京師。無論國家是否有變,穩定徐州之後,你皆可進圖中原,收複山河,隻需以‘驅逐胡虜’為號,振臂一呼,江北飽受異族壓迫與屠戮的百姓,還有江南各地的仁人誌士,自然從者雲集,何愁中原不定,何愁大業不成!”
“正合我意!”梁蕭一臉欣慰,握緊卓子房的手,稱讚道,“我有子房,可安天下!”
卓子房隻是微笑片刻,隨即感歎。
“但還有一點,是你必須做到的……等你有了部曲之後,便是包括我在內的眾人的主公,切記君臣有彆,不可因為你我私交而喪失威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