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蕭在北岸停泊的縣城,乃是望江縣。
上岸之後,梁蕭一行人收拾行裝,趕往縣城中心,以便能在天黑之前找一處地方落腳。
走進望江縣之後,梁蕭和卓子房放眼望去,齊齊陷入沉默。
在碼頭登岸的時候,他們還能看見繁華氣象。
離開碼頭之後,沿途所見的百姓,大多麵有菜色,更有甚者衣不蔽體。
難以想象,僅僅隻有一江之隔,兩地的氣象卻是如此天差地彆。
渡江,並非難如登天,隻要攢個一二兩銀子即可上船。
隻是,絕大部分百姓甚至連登船的錢都湊不出來。
即使能夠渡江,還要麵臨新的問題:渡江之後如何謀生,如何取得官府許可,在江南安家落戶。
連朝廷都在擔心,江北人口的遷徙會破壞京城繁華。
戶籍的區分,定死了江北百姓的生活空間,不給足官吏好處,移居江南自然是癡人說夢。
但梁蕭毫不懷疑,望江縣百姓,很可能已經是江北百姓裡過得最好的一批。
朝廷安排給梁蕭的十名護衛,本身也是官差,又收了梁蕭好處,處處為梁蕭處理。
望江縣沿途官吏紛紛向梁蕭點頭哈腰。
卓子房跟在梁蕭身後沉默不語,他看得真切,當地的部分吏員陽奉陰違,私下看梁蕭的時候,表情不是同情就是譏笑。
沛縣縣令皆死於非命,因此這個官職留缺許久,除了梁蕭,無人看上。
好在梁蕭沒有計較這些人的陽奉陰違,卓子房倒是放心了不少。
他比以前穩重了許多。
司徒家的背叛,反倒讓他有了破而後立的變化。
望江縣的縣令,董升,聽到屬官彙報之後,立即帶人出了縣衙,迎接梁蕭。
“梁大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海涵,海涵!”
梁蕭與他簡單寒暄之後,董升立即邀請他入內,擺了宴席,為他接風洗塵。
董升這望江縣縣令,也是從王騰手裡買來的,王騰沒有透露價格,但這種肥缺沒個七八千兩白銀是絕對拿不下的。
因為沛縣縣令屢屢橫死,他這望江縣縣令搜刮民脂民膏也不敢太明目張膽,大多是從來往商客和當地富人那裡拿點好處,因此在望江縣口碑尚可,甚至被朝廷評過清官,有升遷機會。
在董升看來,梁蕭和自己一樣,算是中常侍王騰的人,加上二人同為徐州縣官,因此對梁蕭殷勤備至,哪怕眼前的新任沛縣縣令還隻是個未及弱冠的少年。
席間,董升反複敬酒。
“梁大人,今後互相關照!”
梁蕭含笑點頭,問道:“董大人可知道沛縣如今情況?”
董升撚著胡須,沉思片刻。
“沒了縣令,那縣丞元白龍又算是司馬家門生故吏,自然是一手遮天,梁大人與司馬家、司徒家的事,本官已有耳聞,到了沛縣之後,你可千萬當心。”
“本官建議,梁大人還是應該與元白龍打好關係,說不定以後他可以為梁大人和司馬家牽線,給梁大人和解的機會。”
“多謝董大人指點。”梁蕭又問,“董大人與元白龍關係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