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
並州城,此地距離太原不遠,不久前發生在唐國公府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城中。
百姓們也是在熱議,唐國公李淵在民間聲名極好,如今被打上弑君謀反的罪名,自然是會引起懷疑。
“唐公如此仁義之人,怎麼會弑君謀反?”有百姓質疑。
要知道,並州城距離太原不遠,每年唐國公府都會派人到附近幾個州縣,施粥送布。
正因如此,李淵在民間的民心民望,才會出乎意料的高。
而且,往往每逢災年,唐國公府都會開糧倉,接濟災民和難民。
同時,唐國公府的人也會相助州縣,妥善安置逃亡過來的流民。
“不過是那昏君的障眼法罷了!”
一名書生看著告示,忍不住出聲道:“先帝崩逝之時,唐公人還在太原城,怎麼弑君?”
“至於謀反就更是無稽之談了!”
“這並州城的總管,可是他楊廣的親弟弟!”
“若是唐公要謀反的話,並州的兵馬,頃刻就能到了太原城!”
“唐公一家,九族儘滅!”
“誰會這麼傻?”
那名書生顯然有點見識,看著漸漸圍過來的百姓,揚聲解釋了一番。
話音落下,眾人頓時恍然。
“這麼說……是皇帝在冤枉唐公?”
“豈有此理,唐公如此好人,怎能如此待他!”
“這也太不公了!”
“我們要去縣衙抗議!”
“去州府,縣衙頂個屁用,去找漢王!”
“對,去找漢王!”
一時間,百姓群情激昂。
於是,眾人紛紛往漢王府聚集而去。
這並州城乃是漢王楊諒的封地,同時他也是並州總管,總領北齊舊境五十二州,麾下足有三十萬兵馬!
可以說是兵強馬壯,一手遮天。
因此也有了個‘並州皇帝’的美稱。
當然,這隻是在民間流傳。
但也足以看出,楊諒在這並州城的聲勢了。
那名站在告示前的書生見狀,眸光一閃,轉身走入了一條巷子裡,長舒了口氣。
就在這時,從旁邊的門裡傳來一個沉穩的聲音:“二弟,怎麼樣了?”
聞言,那書生抬手摘去了臉上的偽裝,隨後露出了真容。
赫然正是在逃的李世民!
而那門裡躲藏著的正是李建成!
“已經搞定了!”
“這些百姓倒是愚昧,隻是說兩句話,立刻就被煽動,前去包圍漢王府了!”
李世民點了點頭,眼中有一絲精光閃動。
他剛剛煽動那些百姓的時候,心中冥冥間有一絲觸動。
若是日後要起事的話……或許這一份民心,正是最利的凶器!
“好!”
李建成振奮的緊了緊拳頭,低聲道:“楊諒本就不滿楊廣登基繼位!”
“他又是楊堅最疼愛的皇子!”
“如今,楊廣登基不得人心,帝位不穩,又出現了百姓暴動,抗議之事!”
“一旦聚起聲勢……”
“他不管出於什麼立場,都不會無動於衷!”
“若是心一狠,直接起兵反了楊廣,也不是沒有可能!”
聞言,李世民皺眉,遲疑道:“楊諒雖然兵強馬壯,而且在這並州城也是一方雄主!”
“但他有這個膽子嗎?”
“要知道,這裡離著洛陽城可不近!”
“若是他造反的話……”
“頃刻間,楊廣的平叛大軍隻怕就到了!”
李建成沒有說話,轉頭看向了裡廳。
一名年輕男子盤膝閉目,老神在在,端坐在堂中,膝上橫著一杆丈八滾銀槍,一言不發。
“不必擔心!”
似是覺察到了李建成的注視,年輕男子睜開了眼睛,淡淡道:“若是楊諒不反……”
“我會幫他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