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端坐在龍椅上,微微眯起眼睛,饒有興致的投去目光。
但卻是望向了沉默不語的楊素和……臉色越發難看的宇文化及。
“這下子有意思了!”楊廣心中暗道。
此前,楊廣曾經召集過一次文武百官,入宮商議麻叔謀之事。
當時楊素就曾舉薦李密頂替麻叔謀成為新的開河都護。
後來還引發了楊素與宇文化及的朝爭。
還是楊廣一言定鼎,肯定了楊素的舉薦,這才將朝爭平息下來。
今日朝會上,本是要議論新的開河都護人選。
按說楊素應該會借著由頭,在文武百官麵前,正式舉薦李密為開河都護。
可結果,楊素還沒出聲,李密就已經跳了出來。
“自薦……嗬,倒是好手段啊!”
楊廣微微眯起眼睛,望著默不作聲的楊素,眸底閃過了一抹異色。
讓李密自薦的話,這樣就能最大程度上……撇清自己的關係。
同時,還能不落人話柄!
“這個楊素倒是聽進去了我說的話,可卻沒有用到正途上!”楊廣暗暗搖頭。
他本意是敲打一下楊素,沒想到,看起來楊素是領會錯了意思。
不過,也無傷大雅了!
“你要自薦?”楊廣問道。
“正是!”
李密點了點頭,腦海裡回想起前些時日,楊素親自登門,前去尋找他時說的話。
最後,楊素讓他在朝會上跳出來自薦。
他還曾不解,至今也沒有想明白。
但現在看著朝堂上,文武百官的奇怪反應,李密隱隱覺察到,這開河都護的位置,背後似乎大有文章。
不過,這一切與他無關。
他隻想忠君報國,為大隋開鑿大運河,為陛下創萬世昌盛!
“唔,開河都護的位置,諸卿各有其他人選?”
楊廣眸光一轉,望向了殿內的其他大臣,饒有興致的道:“若是沒有的話……”
“朕覺得這李密倒是個不錯的人選!”
“無有異議,那就定下他為新的開河都護了!”
話音落下,滿堂嘩然。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不該站出來。
“陛下!”
“此事不妥……”
“李密太過年輕了!”
“雖為左親衛府大都督,但卻是憑借父蔭,不得作數啊!”
“是啊,這李密此前從未聽說過名聲,想來沒什麼真本事!”
其他人還能穩坐泰山,觀望一下。
但朝著宇文化及靠攏的許多朝臣,卻是已經坐不住了,紛紛站出來上疏勸諫。
就連禦史台的禦史們,也為此出聲,激聲抗辯,當著滿殿的文武大臣麵前,言及李密之人,名聲不顯,毫無真本事。
龍椅上端坐著的楊廣見狀,卻是毫不在意,老神在在,看著一眾朝臣爭吵不休。
而真正的朝堂大佬……此刻正閉目養神,恍若事不關己。
“沒意思!”
楊廣瞥了眼百官最前麵站著的幾人,撇了撇嘴,這幾個人不出聲的話,這場朝爭,也不過就是小孩子過家家。
既然如此,也不必繼續看下去了。
“夠了!”
楊廣猛地出聲,冷冷道:“你等在這裡爭吵不休,可是有更合適的人選?”
話音落下!
大殿內,剛剛吵雜的聲音,瞬間消失無蹤了。
眾人相視一眼,訕訕無言。
此時,站在百官之首的宇文化及,這才緩緩睜開了眼睛,瞥了眼身後的一眾朝臣,暗暗歎息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