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古時期的人族部落時代開始,民間就流傳有一句話:古者帝王莫不巡狩。
這所謂的巡狩,便是君主、帝王出京隅,萬乘動阡陌,察政懾軍昭國威。
其又名為巡幸、巡守,最初是人族部落的首領,巡視麾下各個部落疆域,以此威懾那些彆有用心,或是野心勃勃之人。
經過各朝各代的演化後,巡狩之事,逐漸變成了一種象征著朝代國泰民安,彰顯國力的禮儀,遂叫“巡狩之禮”。
而楊廣下令督造龍舟,意欲巡視天下,施行巡狩之禮,就是為了視察大隋疆域,體察民情。
同時,也是為了震懾一些暗中蠢蠢欲動的野心之輩。
不過,這是穿越發生之前的事情。
他起初還覺得這是靡費國力,但現在卻改變了主意。
“巡視之時,正好借此機會把這份名單上的所有官員,全部進行一次換洗!”
楊廣眸光閃爍,思索著這個事情的可行性。
他乘龍舟巡視之時,按律隨行會有大量兵馬、將領和文武大臣,屆時施行這個決定,可以做到最大程度的把控住局勢變化。
“龍舟的督造進程如何了?”
楊廣坐在上位,麵露思索之色,忽然出聲就問道。
殿內,鄭善果聞言怔了下,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宇文成都恭敬的回稟道:“回陛下,已過半程!”
“若無意外,再有兩個月便可完成!”
鄭善果頓時恍然,原來不是在跟他說話。
不過,督造龍舟的進程?
他心中暗暗一動,忍不住沉思起來,陛下為何突然問起了此事?
隨即,鄭善果就想到了那份名單,若有所思的眯起眼睛。
陛下該不會是打著乘龍舟巡視之時,借此機會,清洗一遍名單上涉及到的所有官員吧?
要真是這樣的話,到時候隻怕要掀起一場天下動蕩了!
“鄭善果,大理寺對李淵罪狀和罪證的收集,應該都有備份吧?”楊廣目光一轉。
聞言,鄭善果連忙上前,恭聲道:“回陛下,所有罪狀和罪證,大理寺除送到陛下麵前這一份,還有三份,一份是送到刑部的,一份是準備貼出去,公示天下!”
“剩下一份,就是在大理寺中留存,以待日後審判所用。”
大理寺的處事方法,還是十分妥善的,麵麵俱到,不留下任何破綻和漏洞。
楊廣點了點頭,拿起那份折子,望著上麵的名字,目光定格在了其中幾個名字上,淡淡道:“既然如此,那就聯合刑部,下一個通知!”
“洛陽城內,凡是與李淵之案牽扯在身的,全部下獄!”
“另外,著令刑部擬一個日期,把李淵給處決了!”
“既然已經確定是亂臣賊子,也就不必繼續關押在大理寺的大獄之中了!”
話音落下!
一股凜然殺意從楊廣身上湧動而出,頃刻席卷了整個大殿!
鄭善果心頭一顫,連忙道:“臣遵旨!”
與此同時,他心頭也在嘀咕,那折子上與李淵交往甚密的幾人,在洛陽城中地位可是不低!
這要是動了他們……不說傷筋動骨,至少也會引起朝野內外一陣熱議。
不過,鄭善果餘光微微抬起,遙望著坐在上位,麵無表情的楊廣,心中一陣沉默。
他有一種直覺,李淵之案或許隻是一個開始,更大的浪潮和風暴還在後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