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乾陽殿。
就在城中風波動蕩,議論沸騰之際。
大隋皇朝的文武百官,卻是身著朝服,一個個肅然嚴正,步入了大殿之中。
今日,天色豔陽,明光照亮,應是一個舒適明媚的好天氣。
但乾陽殿內的氣氛,卻是頗為壓抑。
“陛下,自古雄才大略之帝王,皆有一顆仁慈之心!”
“臣鬥膽,跪求陛下開恩,隻誅首惡,不及他人!”
“荒謬,安齊王高熲可是犯的謀逆之罪,聯合了廢太子,在城中大肆興刀兵之禍,豈能輕易饒恕?!”
“說得對,臣請陛下廢其王爵,貶為庶人,再誅儘九族!”
“其妻小家眷也不能再留,必須全部流放,男丁為勞,女眷充入教坊司!”
“不可!”
“而今我大隋正值動蕩之際,天下矚目,各地百姓不寧,實是不宜大舉屠刀啊!”
一名名朝堂大臣出列,跪在了殿上,聲聲如泣,令人動容。
但他們的所言所行,卻是互相攻訐,群情激昂!
楊廣高居龍椅之上,一臉平靜聽著這些人的勸諫和爭執,無動於衷。
一直到白發蒼蒼的老將,站了出來,鄭重拜禮,恭聲道:“老臣請陛下三思,安齊王已誅,楊勇已伏!”
“此事不若到此就罷!”
楊廣忍不住眉頭微皺,心頭浮現出一抹冷笑。
因為這老將正是賀若弼!
事實上,今日朝會本不應該有任何波折。
就連這一出鬨劇……都不該有的。
畢竟,安齊王高熲聯合廢太子楊勇謀亂,昨夜大鬨洛陽燈會,致使城中動蕩不已。
這都是鐵證如山!
但奈何這兩人都不是常人,與之牽連甚廣的人,皆是不願見到兩人身後之名儘毀的結局。
當然,也有人是想借這個機會做點文章。
楊勇也就罷了……身為廢太子,謀反不成,身敗名裂都是輕的。
但安齊王高熲就不同了,其為大隋九老之一,地位崇高,手上更是執掌四個衛,十幾萬的兵馬。
如今,高熲自刎身死,成全了魚俱羅的威名,也助了他一臂之力。
但其死後,那空出來的四個衛……卻是惹人矚目。
於是,就有了現在這一幕。
一些明明與此事無關的官員,卻是爭前恐後的跳出來。
或是彈劾高熲,或是斥責楊勇。
還有聰明人早早得到消息,敏銳的將此事與李淵之案牽扯到了一起,揚言李淵早在入獄之前,就與高熲、楊勇有所勾連。
此番洛陽之亂,就是三人聯合所為。
一時間,讓楊廣都有些側目。
殿中,宇文化及和楊素皆是閉目養神,不言不語。
兩人身後的官員見狀,麵麵相覷,猶疑了許久,仍是沒有出列開口。
而事實證明,他們這麼做是對的!
“夠了!”
楊廣端坐在龍椅上,猛地開口,喝聲如雷。
看戲也看夠了,該跳出來的,不該跳出來的,也全都露麵了。
現在就該他登場……結束這一出鬨劇。
一瞬間,整個大殿都安靜了下來。
剛剛還在爭議不斷的文武百官,紛紛噤聲,俯首不語。
就連宇文化及和楊素,也睜開了眼睛,拱手拜下,作請罪狀。
“都說完了嗎?”
楊廣冷冷的掃了一圈眾人,語氣中透著一股寒意,目光在賀若弼身上停留了一會兒。
後者亦非凡人,身負修為,瞬間就生出了感應,忍不住緊了緊手掌。
不過,賀若弼也是從屍山血海裡殺出來,走到今天這一步,一點定力還是有的。
因此,他很快就平複了心中的激蕩。
而此時,楊廣也開口道:“身為我大隋官員,出事之後,你們不是先關心城中百姓的安危,不是關心將士們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