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第157章聚光燈下
第157章聚光燈下
科學家,或者說高知人群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他們或許沒有很多財富,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個社會的財富增長,很大一部分都是建立在這些人的努力之上的。
如果一定要類比的話,他們就好像是社會財富增長的發動機。在人們看不到的領域乾著最累的活。
就好像正常家庭買車之後,除了保養或維修,沒誰會特意每天都把車蓋打開看看發動機的樣子。
是的,大家都知道發動機很重要,但沒事的時候誰都懶得看上一眼。
因為絕大部分普通人並不知道發動機是如何工作的,也不懂其原理。他們隻需要知道這玩意兒還能用,沒壞就足夠了。
數學家就好像是學術界的發動機。乾著最苦最累的活,大家對數學界的關注其實大多數時候也僅限於有沒有什麼趁手的好工具能拿來用用。
甚至就連同樣的科研資金申請,數學向的研究資金也比其他理學類的要少些。
諸如物理、化學……畢竟後者需要各種實驗。實驗室的投入跟各種儀器都需要錢……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數學家的高光時刻其實不多。
用一支筆跟一張紙就能構造出極致浪漫終究隻有少數人。
絕大多數人其實能夠在彆人的研究成果之上做出些改進就已經能混出些名堂了。
是的,其實陳卓陽完全沒必要感覺羞愧。
因為數學研究的本質決定了重大突破並不常見。
百分之九十數學家的工作就是細化已有理論或解決局部問題,當然並不是說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成果不重要。
因為這些積累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能讓那些天才靈光突然閃一閃。
種種原因也決定了,對於絕大多數數學家而言,能在重要會議上做六十分鐘報告,就已經是人生的高光時刻了。
畢竟這裡不是分會場,而且給的時間很長。而且今天現場人真的很多,甚至看上去似乎比上次世界代數幾何大會的人更多。
好在喬喻已經習慣了成為人群之中的意見領袖。
“素數分布是數論研究中的核心問題之一,其間距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未解的數學難題。在實際研究中,數學家已經證明素數間距的上界可以被限製在特定的範圍內。
張遠堂教授的開創性工作將該距離上界降至7000萬,並通過全球數學家的努力將之降低到246。今天我要報告的內容則是根據廣義模態數論公理體係,衍生了出一種新的幾何化方法來解決相關問題。
通過將素數分布映射到模態空間,並利用模態密度函數、模態路徑以及模態卷積等幾何工具,證明了素數之間的有界距離可以進一步降低至6的上界……”
開篇就是簡單的介紹。
首先要讓大家知道這項工作的是如何展開的。如果沒有洛特·杜根的配合,這一塊會很麻煩。
因為作為摘要的“根據廣義模態數論公理體係,衍生了出一種新的幾何化方法”就能讓台下無數人陷入困惑之中。
但現在不說全部,起碼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參會者,都不會困惑。
因為昨天中午ann.ath上刊之後,早有準備的承辦方這邊就已經動了起來。
已經提前打印出的兩千多份論文在晚餐之前通過各個分會場的主持人發了出去。
起碼做到了數學學會在冊會員人手一份。有對這個命題沒什麼興趣的,會將論文直接給有興趣的。
也有人直接借了論文去打印一份。
舉辦這種學術會議的酒店會貼心的安排打印服務。當然內部忙不過來,也有專人會送到外麵去打印。
雖然一晚上的時間,也許並不足以讓全部的參會者完全弄懂論文。但起碼大概的概念大多數人已經知道了,並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時六十分鐘時間,對於頂級會議的學術報告來說,已經是最長的時間,但其實並不足以讓喬喻把廣義模態空間框架給大家科普一遍。所以在簡單的談完摘要之後,喬喻便直接進入了狀態。
“……模態路徑Γ是模態空間中的連續曲線,用於描述素數在幾何空間中的分布軌跡。為了降低模態點間距,所以需要對路徑進行以下優化構造:
正如大家在大屏幕上看到的這個公式,其中t為路徑周期,用於確保路徑在模態空間中具備周期性重複的結構。”
“由以上可見,路徑Γk的曲率和分布由模態密度函數p(r)的局部高值區域驅動,Γk經過模態密度函數的局部極值點,保證高密度區域的路徑覆蓋。
模態路徑具有幾何對稱性,設對稱映射:→則滿足:
通過以上優化構造,可以保證模態路徑Γ的高密度、周期性和對稱性……”
……
“聽懂了嗎?”正在沉思的張元翎被身邊沈重行打斷了思路。
先是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
好吧,其實也不算打斷了思路,隻能說打斷了他想要進一步探究的想法。
說實話,沒完全聽懂!
但這並不能怪他,事實上張元翎相信會議現場起碼百分之九十的人這個時候根本無法理解喬喻正在講的東西。
並不是大家的水平不夠,或者理解能力不行。主要還是今天講的內容太特殊了。一套全新的理論框架,而且大家接觸這套框架才一個晚上時間。
在沒有完全吃透喬喻親手搭建的這套框架之前,想要聽懂這篇論文的內容,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所以聽報告的時候,張元翎不斷地去回憶另一篇論文裡的一些結論跟定理。
比如模態空間定義,模態密度函數,模態路徑的構造,模態卷積公式等等知識點……
再利用這些並不太熟悉的知識點去推喬喻正在講的東西。這些在人腦裡要經過一個很複雜的轉化過程。
年輕的時候還好說,但人上了年紀,腦子終究不如年輕時靈活了。
“你也聽不懂,我就安心了。畢竟之前審過他的想法。”沈重行用玩笑的口吻說道。
的確是個玩笑。
當時的張元翎如果知道喬喻兩個多月的時間就能把這套公理體係做到這種程度,他壓根就不會質疑什麼,直接批複通過了。
但現在隻能說失算了!
“田言真的運氣好到有些不知道怎麼形容了。”張元翎不以為意的說道。
他知道沈重行沒什麼惡意。兩人的關係不錯,昨天私底下還一起探討過,如果是沈重行來審核喬喻的項目書,肯定也會有質疑。
隻能說張元翎這次挺倒黴的。
“哎……不隻是運氣好。畢竟他在燕北大學。”沈重行歎了口氣道。
張元翎默然。
是的,大概也隻有袁正心有那個資格說田言真就是運氣好,甚至袁正心都稍微差了點。
原因自然是名校的虹吸效應。
當社會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競賽生跟考生,還有那些家長們,都將燕北跟華清當成第一選擇的時候,其他名校想跟這兩所學校搶最好的苗子,的確太難了。
尤其是像喬喻這樣十六歲就已經出頭的苗子。
雙旦大學雖然也是名校,數學院也能在全國排得上號,但是跟燕北跟華清對上,多少還是差了一點。
看到張元翎沒有說話,沈重行歎了口氣又說道:“哎……昨天那是兩篇論文,接下來起碼三十年,我覺得咱們可以期待一下華夏在世界數學界的話語權了。”
張遠翎笑了笑,隻是笑容不那麼開懷。
隻聽後半截來看,很明顯這是是一句褒揚的話,但都是老同事了,他當然能聽懂連在一起的意思:
起碼未來三十年,完全不用去考慮挑戰燕北跟華清在華夏數學界的地位了……
有什麼雄心壯誌,都可以先放一邊。這些都是可以想象到的。
有了這種感悟,張元翎突然想到一種可能,忍不住開口道:“老沈啊,你覺得明年的菲爾茲獎……”
沈重行怔了怔,然後微微搖了搖頭,感慨的說道:“這個……應該不可能吧?畢竟還是太年輕了,明年才十七歲。
倒是2030年那次可以期待一下。那時候他也才21歲。不過有一點我能肯定,明年不少獎項肯定都會考慮他。”
張元翎點了點頭,的確……十七歲,這個年紀太過年輕了。
這絕對也是國際數學聯盟評審團需要考慮到的情況之一。
十七歲真讓喬喻拿獎了,他要統治數學界多少年?更彆提每年都有很多年紀卡著40歲,超過了就永遠沒有機會的候選者。
而且菲爾茲獎評審委員會多少也要考慮給未來留點期待……如果喬喻真的明年就拿獎了,以後最年輕菲爾茲獎獲獎者這個話題,大概就被徹底終結了。
這也讓張遠翎多少有些感慨,誰特麼能想得到有一天,阻礙一位數學家拿菲爾茲獎的原因是他太過年輕?!
畢竟這個事情過於離譜了。
“所以啊,張教授,這次會議之後,我覺得你可以挑個時間跟喬喻聊聊……再說上次是他自行撤回的項目,其實跟你關係也不大。”
沈重行神色複雜的看著台上依然在侃侃而談的年輕人,隨口說了句。
張元翎想了想,然後微不可查的點了點頭後,說道:“等我們先把那篇論文吃透了吧。貿然找上去總是不好的,總要有共同話題。”
沈重行也點了點頭,他能理解張元翎的顧慮,都是體麵人,總不能完全不要麵子吧?
……
更前排,袁正心也沒太關心喬喻講的內容,畢竟論文他早就看過無數遍了,也跟喬喻有過交流。
報告會上的講述也是跟著論文來的,喬喻每一步的思路他都清楚。
有這時間不如多提點一下他的學生。
“昨天你說喬喻已經跟你講過了這篇論文的思路?”
“嗯。”喬曦輕聲應了句。
“你能聽懂嗎?”袁正心再次問道。
“光看論文不太懂,不過喬喻講了之後大概明白了。”喬曦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