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上庸、房陵、南鄉、襄陽一帶,皆是暴雨連日。
一開始。
眾人都以為這隻是一場雨季常見的大雨。
直到大雨練下五六日後,眾人才覺察到不對勁。
不斷有河堤被淹的消息傳到上庸,劉封的心情也變得沉重。
劉封發現自己忽略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就是連日暴雨對道路的影響。
這不是後世的水泥路和柏油路,陽光一出路就乾了。
現在的路,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泥土路,即便有官府征發徭役修路,也隻是在官道上鋪了些碎石。
如今世道紛亂也沒有去維護,以至於就連官道都會在雨後變得泥濘難行。
劉封頓時有了移兵去房陵的想法。
隻不過眼下大雨連日,這個想法暫時也隻能被擱置。
而原本要去遊說上庸、西城千裡之地的山民蠻夷歸附的鄧範,也不得不暫時終止計劃。
這讓鄧範很是愧疚,向劉封請罪稱“屬下不諳天時,壞了將軍大計”。
劉封並未責怪鄧範。
天時如此,又豈是人力能輕易抵擋的?
在貧瘠的古代就這點不好,一旦遇上大雨連日很多事都無法去做。
不像後世,現代化的基礎設施和交通工具,可以大幅度的減少雨雪時期對工作的影響。
如史載一般。
這場暴雨下了十餘日,就連上庸城都出現了大量的積水。
也幸虧上庸城地勢利於排水,山洪來得快去得也快。
直到八月底,漢水流域這場持續了十餘日的特大暴雨才堪堪結束。
而在上庸的暴雨變小雨後,劉封立即召集了申耽、孟達和鄧範,商議移兵房陵。
自半個月前被劉封立威後,孟達就對劉封有些畏懼。
加之這段時間以來,尤其是暴雨時期劉封每日冒雨巡城對各家各戶噓寒問暖,讓劉封在上庸城的名望極高!
眼下上庸城不論是豪族名流還是普通士民,私下裡對劉封都是親切的冠以“劉郎”稱呼。
這讓孟達更不敢對劉封當麵不敬,隻敢私下裡罵一句“螟蛉養子,也就會假仁假義了”。
故而在聽得劉封要移兵房陵時,孟達雖然心中不情願但也隻敢小心翼翼:“雨後道路難行,移兵房陵恐會勞累軍士役夫,有損將軍的軍威民望。”
申耽也有為難:“申家所聚民戶大抵都在上庸到西城千裡之地。若是移兵房陵,唯恐糧草供給不能及時。”
鄧範則是看得更遠,詢問道:“將軍移兵房陵,莫非是擔心前將軍會在襄樊作戰不利?”
劉封讚許的看了一眼鄧範。
能想到移兵房陵跟襄樊戰事有關,鄧範在軍事上的眼光也不算太差。
劉封也不隱瞞,道:“我移兵房陵,的確有擔心前將軍在襄樊作戰不利的考慮。”
“房陵距離襄樊和秭歸都更近,不僅可以更容易探得襄樊戰場的變化,還可從秭歸運些糧草來房陵以資軍用。”
孟達蹙眉:“話雖如此,但上庸也不可有失,還得提防南鄉的曹兵趁機來襲。”
“副軍將軍,恕我直言,我等的軍務隻是守住上庸、房陵和西城。”
“前將軍征戰多年,即便受大雨影響在襄樊作戰不利,也用不著上庸這點兵馬去助陣。”
“況且,前將軍對副軍將軍也頗有微詞”